投稿邮箱:cngxkj@126.com

网站首页 > 科技大数据 > 传媒与出版 > 正文

信息经济时代中小企业管理创新的探索

来源:《中国高新科技》杂志社 时间:2019-02-25


随着信息网络的高速发展,信息技术已经影响到社会政治、经济及文化生活等多个方面。突飞猛进的信息技术和企业信息数据相互作用形成信息经济,给企业的管理活动带来影响。中小企业在信息经济的发展潮流中,既有机遇,又有挑战,只有进行管理创新,寻求新的出路,才是企业提高竞争优势、促进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是在以往研究信息管理学、企业管理创新的基础上,利用案例分析得出企业管理创新方案,以此证明中小企业管理创新的必要性。文献显示近年来信息经济呈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信息经济2008~2015年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状况:2008年增长速度是1.57,所占GDP比重为12.3%2015年增长速度是4.05,所占GDP比重为21.2

1 企业管理创新定义

自熊·彼得提出创新概念后,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探索企业管理创新,根据不同定义的研究总结,本文认为,企业管理创新是企业基于生产经营的客观要求和时代的发展特点,在管理体系中引入新的管理方法、手段及模式,同时对原有体系进行改革,以便更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

2 管理创新必要性分析

2.1 宏观分析

自金融危机后,经济全球化使国内经济得到发展与缓和。但为扩大市场需求,一系列投资计划和产业振兴规划也带来了各行业的产能过剩现象,中小企业的平均利润水平持续下滑,短平快的发展模式已经不能帮助企业获取利益。通过企业管理创新提升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才是新形势下所有企业的必然选择。以江苏省为例,江苏省工业产能利用率逐年下降,金融危机以前工业产能利用率达到82.19%2010年工业产能利用率79.59%2013年工业产能利用率76.53%2015年以来工业产能利用率73.89%,由此看到江苏省工业产能利用率在逐渐下降,而信息经济时代管理创新所占比重在逐渐增强。

2.2 微观分析

管理创新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灵魂,从企业自身看,中小企业在企业管理方面仍在诸多问题和认识误区。

1管理理念问题。落后陈旧的管理理念是管理创新的最大障碍。研究发现,中小企业没有精确认识到信息数据对企业管理的重要影响,企业管理者自主创新意识薄弱。

2商业模式问题。中小企业过多注重眼前的直接利益,没有系统分析企业自身资源和优势,也没有提出企业的核心竞争技术。

3管理制度问题。中小企业在决策时大多依靠管理者的经验知识做出判断,面对问题时随意更改企业制度,导致很多决策没有科学依据,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企业的信息数据分散在各个职能部门,没有清晰统一的数据管理制度,影响员工工作效率。

4组织结构问题。在信息大爆炸时代,传统的直线职能型组织结构使部门间缺乏及时沟通,导致企业内信息传递速度较慢,组织工作效率较低,对市场的应变能力较差。

2.3 经济效益对比

自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将创新作为一切工作的核心后,受创新驱动的影响,全国产能利用率在慢慢回升,中小企业的经济效益得到进一步提升,利润保持较快增长,可持续发展性持续提高。我国2018一季度创新经济效益经济增长6.8%,创新主体数量增长1.4%,新兴产业数量增长9.6%,产能利用率增长0.7%,中小企业利润增长16.1%

3 案例分析

JRJapan Railways,译名:日本铁路公司)企业(中国地区)为例进行分析。从管理理念、商业模式、管理制度和组织结构4方面提出管理创新方案。

3.1 管理理念创新

信息技术正在不断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信息管理也日益渗透进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收集、加工、存储和传输利用信息是企业管理创新成功的基础。因此,企业应该突出信息的重要程度。同时,管理者应该以身作则,培养自主创新意识,将创新理念传递给企业员工,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创新工作。

3.2 商业模式创新

JR企业同行业竞争对手从产品的品质、价格、服务、资源及成本5个方面分别进行横向、纵向对比可知,JR企业在客户服务方面竞争优势很大,以客户为中心,将提高客户服务效率和服务评价为核心竞争力,从而提高企业竞争地位,如下分析所示分析采用的计算方式:用xi表示第i个因素,共有m个因素;yj表示第j个企业,共有n个企业

竞争对手平均竞争能力

各因素的平均竞争能力

经过对品质、价格、服务、资源、成本的对比分析,JR企业各因素的平均竞争能力都强于对手;竞争对手平均竞争能力都弱于JR企业,由此得出信息经济时代中小企业创新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3.3 管理制度创新

企业应该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做出科学性的管理决策,有效降低决策可能带来的风险。同时对企业数据实施云端化数据管理,实现多终端数据同步,提高数据存储的安全性。

3.4 组织结构创新

决策权下放基层可以加强管理者与员工的沟通,扁平化组织结构可以改善企业内消息的传递速度,促进组织运转的灵活性,提高信息共享效率。

4 管理创新保障措施

市场如战场新时代在挑战传统管理方法企业发展必须要有优秀的人才、优秀的文化,以及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

4.1 人力资源保障

人力资源是中小企业改革的重要基础,是创新发展的根本动力。企业应该建立全面发展的培训机制,完善企业绩效管理机制,建立相应的激励政策,对员工实施柔性管理,实现企业价值和人才价值的共同发展。

4.2 企业文化保障

积极向上、与时俱进的企业文化可以引导员工行为,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同时还可以帮助企业吸收优秀人才,提高企业团队的创新激情和战斗力。

4.3 承担社会责任

企业在追求利益的同时,应该遵循社会伦理要求,做好慈善公益事业,保护我们的绿水青山,将社会作为生存发展的保障。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不仅可以帮助企业赢得社会公众形象,由此激发的员工道德力量也将成为企业最宝贵的财富。

5 结论

信息经济时代下,企业应该更多地依靠组织生态环境内的信息数据,合理利用云计算、大数据分析等信息技术手段,提高企业内外部信息资源利用率。也要注重人力资源和企业文化等软实力,通过改革创新提升企业自身硬实力,依靠系统的信息数据分析,提高企业管理创新方案的科学性和准确性。论文的主要结论如下

1信息经济已成为主流。信息经济已经影响到企业管理活动的各个方面,严峻的宏观环境和变化的时代特点都要求中小企业及时进行管理创新,为企业谋得生存发展。

2创新成为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信息经济的快速发展不仅给企业带来了机遇,也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面对严峻的挑战,企业应该顺应时代的潮流,主动要求进行企业管理创新,以此来不断提高企业的效率和竞争

 

参考文献

[1]吴天兴知识经济时代下企业管理创新的探究[J].北方经贸,2015(4):196-198.

[2]Kumpe, Tedand Bolwijn.Toward the Innova-tiveFirm-Challengefor & DManagement[J].January-February,1994,37(1):38-44.

[3]Boschi RAA,Balthasar HU,Menke MM.Quanti-fyingand Forecasting Exploratory Research Success[J].Research Management,22(5):14-21.

[4]Dundon, Elaine.The Seedsof Innovation:Cultivat-ingthe Synergy That Fosters New Ideas [M].A-MACOM(1stedition),2002.

[5]Wheatley, Margaret J.We Are All Innovators.In:Frances Hesselbeinetal.Leading for Innovation: and Organizingfor Results[M].Jossey-Bass,2001.

[6]Martin V. Deise.电子商务管理者指[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7]李京文丘斯迈新时代背景下的管理创新[J].管理学报,2015(12):1729-1732.

[8]周琼婕企业管理创新的探究[J].中国投资,2013(S1):211.

[9]夏研基于管理创新的YJ集团绩效管理体系研究[D].昆明:昆明理工大学,2014.

[10]葛文博知识经济下的企业管理创新[J].中外企业家,2017(14):18.

[11]刘海锋中电装备有限公司企业管理创新模式研究[D].北京:华北电力大学,2011.

[12]陆周平梦洁家纺的管理创新研究[D].湘潭:湘潭大学,2012.

[13]骆正山信息经济学第二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

[14]张馨尹浅谈中小型企业管理创新的重要性[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6(1):13-14.

[15]杜红勇浅谈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管理创新[J].中国商贸,2013(2):35-36.

[16]杨恒电子商务环境下ZG酒业公司企业管理创新研究[D].西安:西安科技大学,2016.

[17]王圆圆关于企业管理创新机制问题的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24).

[18]刘文鹏中小企业经营管理创新探索[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5(3):160-161.

[19]沈功灿新形势下企业管理创新的策略研究[J].经济师,2017(3):265-267.

[20]李燚企业管理创新浅析[J].改革与开放,2010(12):62.

 



收稿日期:2018-09-07

作者简介:杨月江(1964-),男,河北香河人,华北科技学院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上一篇:打开学科围墙,拓展专业空间 ——迎接人工智能的挑战和机遇
下一篇:公路建设对甘肃省人口城镇化的影响

1.凡本网注明“来源:高新科技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高新科技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高新科技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高新科技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高新科技网”的稿件,均为中国高新科技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高新科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