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cngxkj@126.com

科技创新 > 科技纵横 >
  • 国产“双高”导线让中国高铁“电力十足”

      随着技术的不断改进提高,如今我国的铜铬锆导线最高可以实现83%的导电率,同时强度达到620兆帕。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强高导接触网导线完全可以为新高铁的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时速350公里,营业里程3 6万公里,通达除西藏外的30个省区市……中国高铁以惊人的速度和广度一再刷新我国的高铁版图和纪录。供电系统作为高铁列车的心脏,在为

    2021-12-03
  • 开发新药、涉猎金融、应对气变……量子技术改变世界的四种方式|科技创新世界潮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美国计算机巨头IBM近日宣布研制出一台能运行127个量子比特的量子计算机鹰,这是迄今全球最大的超导量子计算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此前曾推出62个量子比特可编程超导量子计算机原型机。世界各地的政府和组织正在源源不断地增加在量子研究和开发领域的投入。  量子计算机最基本的信息单元是量子比特。不同于电子计算机的基本信息

    2021-12-03
  • 干细胞模型再现人类胚胎早期发育

      据英国《自然》杂志2日发表的一项研究,科学家用人多能干细胞建立了一个模型,可用来研究人类胚胎植入子宫的过程。人胚状体(blastoid)是模拟早期人类胚胎的结构,在研究中能准确再现人类胚胎早期发育的关键阶段,包括黏附在体外子宫细胞上。该模型或有助于推进我们对人类发育早期阶段的认识,以及开发不孕不育的治疗方法或避孕药。  模拟人胚胎发

    2021-12-03
  • 从预测进化,AI能“构想”新蛋白质结构

      半个世纪以来,科学家一直在寻找解决蛋白质折叠问题的方法。这是生物学领域的一项重大挑战,难倒了几代科学家。但现在,人工智能(AI)解决了这一问题。据《自然》杂志1日发表的论文,包括美国华盛顿大学、伦斯勒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内的研究小组描述了一种升级的阿尔法折叠系统,该系统由深度思维(DeepMind)公司开发,会构想出具有稳定

    2021-12-03
  • 仿生蛛网打造新型室温微芯片传感器

      受自然界蜘蛛网启发,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研究人员将纳米技术和机器学习相结合,成功设计出一种可在室温下工作的、极为精确的微芯片传感器——蛛网纳米机械谐振器。该设备属于迄今世界上最精确的传感器之一,能在与日常噪声极端隔离的情况下振动,表现出超过10亿的机械品质因数,是量子技术和传感技术结合的典范。这一突破性成果发表在《先进材料》杂

    2021-12-02
  • 探索研发机构新模式 激活科技创新策源力

    松立慧停车无人值守停车场解决停车困境  青岛智能导航与控制研究所是青岛市市南区下属的事业单位,但与普通的事业单位相比,它又显得有些特殊,研究所既无编制、也无级别、更没有经费。而就是这家三无单位,成立三年来,让11个实验室项目直接进入面向市场的孵化攻坚阶段,让一批优秀的项目得到了产业化。  多方协同,解决技术源头供给难题  高校、科

    2021-11-26
  • 创新·融合·开放——从2021世界制造业大会感知中国制造“新气象”

      智能旅行驾驶舱,演绎触手可及的智慧出行;高速磁悬浮列车,打开贴地飞行的交通新畅想;支持智能物流仓储的机器人、替代人力的智能水稻收割机……2021世界制造业大会上,制造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精彩纷呈。  作为立国之本、强国之基,中国制造业正在全球经济深度变革背景下,依靠数字化赋能和创新驱动迈向高质量发展,并以开放合作的胸怀,与世界

    2021-11-24
  • 典型应用场景快速推广 “5G+工业互联网”赋能千行百业

      参观者在5G+工业互联网成果展上体验驾驶智能模拟器。11月19日至21日,2021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在位于武汉的中国光谷科技会展中心举行,大会特色活动5G+工业互联网成果展同步举行。伍志尊摄(新华社发)  5G+工业互联网正在加速赋能千行百业。在日前举行的2021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上,工信部总工程师韩夏介绍,以赋能实体经济为目标,5G+工业互联

    2021-11-24
  • 1166.1公斤!江西再生稻双季亩产创新高

      2021年11月16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江西双季稻区绿色规模化丰产增效技术集成与示范组织有关专家对都昌县农技推广中心承担的再生稻机械化绿色丰产增效技术模式示范与应用示范现场进行考察并实割测产。  示范区600多亩连片栽种品种为甬优4949和甬优4149,再生季长势整齐,籽粒充实度高。专家组随机抽取三块田,全田实割验产,再生季平均亩产达到462

    2021-11-24
  • 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云计算、5G将成为2022年最重要技术

      全球最大的专业技术组织IEEE(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近日发布了《IEEE全球调研:科技在2022年及未来的影响》。本次调研结果显示,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云计算及5G技术将成为影响2022年最重要的技术,而制造业、金融服务业及医疗保健行业将会成为2022年最受益于科技发展的行业。  在本年度的全球调研中,IEEE邀请了来自美国、英国、中国、印度和巴西五

    2021-11-24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高新科技网”的稿件,均为中国高新科技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高新科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