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cngxkj@126.com

科技大数据 > 人工智能 >
  • 当智能体可以“回忆”,AI的未来或将可期

    记住一些东西并能回忆起来,对于人类来说司空见惯。而有了记忆,可以让我们对过往之事做出理智判断,并基于此,对未来做出决策。能否让AI智能体也做到这点呢。近日,DeepMind提出一种方法,让智能体使用特定的记忆,来信任过去的行为,并对未来做出正确的决策。相关成果发表于最新的《自然·通讯》上。

    2019-12-16
  • 陈日新: 为中医艾灸插上现代科技翅膀

    江西中医药大学首席教授陈日新联手中国工程院院士周济,打造了一款能给病人做艾灸的智能机器设备,现已进入人机调试阶段,预计明年投入使用。

    2019-12-13
  • 5高校图书馆可免费借阅人工智能学习硬件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普及,人工智能学习产品也越来越受到高校师生的重视。近日,人工智能学习硬件入驻了国内5所知名高校,包括: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和兰州大学。凡是以上大学的老师和学生,均可在其校园图书馆或阅览室等地,凭校园卡等有效证件免费借用这款产品。

    2019-12-13
  • 智能制造由理念普及进入全面推广

    “在环渤海、长三角、粤港澳等区域,我国初步建起了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的供应体系,供应商发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效。”12日,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联盟和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在北京召开的“2019中国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大会暨联盟会员代表大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表示。

    2019-12-13
  • 机器人图书馆上岗 海量图书各就各位

    在图书馆借书时,有没有遇到这样的尴尬,明明数据库显示要借的书就在某书架上,但就是找不到。不规范的借、还书操作导致图书找不到家的情况时有发生。高校图书馆或国家图书馆中有数以万计、百万计的图书,每年的借阅量有的高达百万次,如何保证浩如烟海的图书“各就其位”?近日,天津大学研发了AI“智图”机器人,不仅能帮助“漂流”的图书找到正确位置,还能挖掘分析读者对图书的阅读兴趣,优化采购和摆放。现在“智图”机器人已经在天津大学图书馆正式上岗,在书海中巡逻。

    2019-12-10
  • 人工智能如何提高孩子学习效率?

    如何提高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保证学习效率始终是家长们热切关注的问题。近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的“GET2019教育科技大会”上,洋葱数学CEO杨临风以人工智能为背景做出了解答——

    2019-12-10
  • 人工智能发展之路还很长

    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正在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等方面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我国人工智能发展起步较晚,要努力在理论、方法、工具、系统等方面取得变革性突破,主攻关键核心技术,强化应用开发,推动形成科技创新和产业应用互相促进。

    2019-12-10
  • 10年后6G将问世 速度有望比5G快100倍

    5G还未全面铺开,6G已“跃跃欲试”。

    2019-12-09
  • 智能办公的“聪明助手” 人工智能+机器人流程自动化

      近年来,中国在人工智能(AI)领域异军突起,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中国制造”正与各行业加速融合。近日,以“构建智能

    2019-11-28
  • 相当于二级医院 健康扶贫让智能医疗“走村入户”

      近日,天津市与微医集团在津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微医集团向天津对口帮扶地区捐献了10套价值3000万元的微医流动医院,流动医院将开进天津

    2019-11-25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高新科技网”的稿件,均为中国高新科技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高新科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