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cngxkj@126.com

今日头条 >
  • 5米光学02星成功发射 自然资源质量生态监测再添利器

      科技日报北京12月26日电 (记者操秀英 付毅飞)12月26日11时11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5米光学02星。卫星将与在轨的5米光学业务卫星组网运行,形成全球领先的业务化对地光谱探测能力,基本可实现全国陆域范围高光谱数据半年全覆盖,为推动我国自然资源卫星遥感观测从数量向质量生态转变再添利器。  5米光学02星是

    2021-12-27
  • 大科学装置“做媒” 广东东莞有了独特人才吸引力

    在中国散裂中子源,目前已有超过400名中科院高端科研人才常驻东莞。图为中国散裂中子源团队。松山湖科学城供图  2018年我回国到东莞,继续我在极化中子领域的科学研究。东莞这个城市有着非常完善的科技配套,对于人才的支持力度是非常大。在这里从事科学研究,我觉得有无限的可能。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童欣对东莞有着特别的情愫。  是人才,进

    2021-12-24
  • 数据中心液冷技术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科技日报北京12月23日电 (记者陈瑜)历时4年产学研用联合攻关,近日由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牵头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高效能云计算数据中心关键技术与装备项目提出了一种新的全液冷技术,形成全液冷机柜成果。该成果使数据中心可常年使用高效自然冷源,有效降低数据中心的制冷能耗与电能使用效率。  数据中心是支撑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资源和公共基

    2021-12-24
  • 精准发力 湖北构筑人工智能创新高地

      成立武汉昇腾人工智能生态创新中心、智能遥感开源生态联盟、多模态人工智能产业联盟、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发布湖北人工智能人才发展加速计划、2021湖北人工智能重大创新成果……  近日,2021东湖国际人工智能高峰论坛在武汉举办,成果丰硕。为助力武汉创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湖北精准发力,构筑人工智能创新高地。  本届论坛以智能引

    2021-12-24
  • 科学的反击,开始爆发

      对真正的科学家而言,也许个人的压抑尚可忍耐,但坐看科学与理性蒙羞,这股愤怒,终将喷薄而出。  世卫组织新型病原体起源国际科学咨询小组成员、曾参与世卫组织第一阶段溯源联合研究的丹麦流行病专家西娅·费希尔,在其出版的新书《病毒侦探:追踪疫情起源》中,详细回放了专家组赴华开展溯源联合研究的亲身经历,包括她亲自见证中国的抗疫艰辛、虽

    2021-12-24
  • 我国最高火箭创造“一箭双星”新高度

      北京时间2021年12月23日18时12分,我国在文昌发射场用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试验十二号卫星01星、02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试验十二号卫星01星、02星主要用于空间环境探测及相关技术试验。此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402次飞行。  随着我国航天技术的不断发展,高轨道卫星发射重量将达到6吨至7吨左

    2021-12-24
  • “抽刀断水” 我学者以光为“刀”切割雕刻液体

      最新发现与创新  科技日报成都12月23日电 (陈科 罗洪焱)电子科技大学官网23日发布消息称,该校基础与前沿研究院王志明教授携手合作团队,通过系统性研究液面的光致变形现象,实现了光热毛细作用下液体发生宏观形变,并被切割、雕刻出任意图形。相关成果发表在国际顶级科研期刊《今日材料》上。  光在物体上反射时会产生压力,使物体变形。但若

    2021-12-24
  • 国内首套工业级电子束冷链病毒消杀装备在闽面世

      最快只需照射1秒便可完成冷链病毒消杀,有望高效阻断新冠病毒跨过的最后一道门!  12月22日,福建省科技厅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召开专家论证会,对省级冷链物流新冠病毒消杀科研项目新型高效低温冷链物品消毒技术及综合保障装备(以下简称破冰者)进行验收。记者在会上获悉,这是我国首套工业级电子束冷链病毒消杀装备,相比常规的冷链消杀技术,它具有

    2021-12-23
  • 我生物质发电研究取得新突破,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12月19日,从扬州大学传出消息:该校吴多利博士研究团队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江苏省双创博士项目相关项目的资助下,针对水蒸气含量对镍铝涂层生物质高温腐蚀性能的影响进行的系统研究,取得了关键性新突破。  日前,相关研究成果已在材料腐蚀学科国际学术期刊《腐蚀科学》在线发表,这将为后续生物质高温腐蚀的防护措施提供更加全面的科学理论依据。

    2021-12-23
  • “揭榜挂帅”为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强内核”

      贯彻落实六中全会精神 ·推进科技自立自强  攻克氯化镁脱水核心技术,是一项世界性难题。  坐拥全球盐湖战略性资源,却无法突破核心技术壁垒。浩瀚盐池宝藏待嫁闺中,巨大金属镁产能释放受限,青海构建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的脚步,似乎在十四五开局之年遇阻。  盐湖产业潜力巨大 技术难题亟待攻克  青海,是我国盐湖分布的最大富矿,丰富的钾

    2021-12-23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高新科技网”的稿件,均为中国高新科技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高新科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