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cngxkj@126.com

今日头条 >
  • 青海冷湖国际一流天文观测基地建设迎来春天

      由于世界级的天文观测台址都处于西半球,一个重大天文事件如果发生在西半球的白天,我们将错过重大科学发现的机遇。对此,天文学家一直很担心。  现在,他们可以放心了。经过3年的监测,我国天文学家在东半球找到了一个世界级的天文观测台址——青海冷湖赛什腾山。这里的光学观测条件可以比肩国际一流大型天文台。  12月22日,推进青海冷湖国际一

    2021-12-23
  • 汇聚改革创新澎湃动力 奋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立足支撑引领现代化强国建设,我国编制新一轮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5条技术路线7个新冠疫苗获批使用,小分子药阿兹夫定、普克鲁胺等已开展Ⅲ期临床试验;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位居全球第一;全球首座球床模块式高温气冷堆商业示范电站实现并网发电,预计投产后可为200万居民提供生活用电……  2021年,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科技界交出

    2021-12-23
  • 科技加持 闽宁演绎新“山海情”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从10月中旬来到宁夏银川市永宁县闽宁镇,赖瑞云就一直忙在地里,奔波于乡村设施大棚和农业企业之中。来自福建省亚热带植物研究所的他,是2021年福建省厦门市科技局外派援宁专技人才。  初次踏上这片土地,赖瑞云感到很振奋。  在多年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的帮扶下,闽宁镇的近千栋设施大棚,即

    2021-12-22
  • 中国科学家揭开德尔塔变异株超快传播奥秘

      虽然奥密克戎已来,但德尔塔仍是全球范围内占主导地位的毒株。从首次发现到以烈火燎原之势席卷全球,德尔塔只用了几个月。  是什么给了德尔塔超快的传播力?  经过3个多月的追凶,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黄波教授、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秦川教授等研究团队最终查明了德尔塔究竟是怎样实现超快传播的。  我们发现,德尔塔变异株能够攻破抗炎

    2021-12-22
  • 科技部支持优秀青年人才勇挑科创大梁

      贯彻落实六中全会精神 ·推进科技自立自强  这是我第一次申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而且还是跨学科的项目。但在申请的过程中,从预申报、正式申报,到答辩和任务书填报,整个过程非常规范,也很透明,没有丝毫的不适应。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央第二十五指导组赴清华大学调研座谈会上,谈及首次申报青年科学家项目的感受,清华大学智能产业院教授兰

    2021-12-22
  • “慧眼识癌”系统:仅靠痰液检测就能筛出肺癌

      团队成功研发出被覆特殊复合蛋白的Fe3O4(四氧化三铁)磁性纳米颗粒,它能很好解决痰液中肺癌细胞收集难的问题。实验数据表明,用这种磁性纳米颗粒做成的微球可以很好地在患者痰液中吸附肺癌细胞,能将确诊阳性率提升30%以上。  通过痰液就能检测出人是否患有肺癌,在很多人看来这是难以置信的事情。但是近日,南通大学医学院一个大学生团队通过集成

    2021-12-21
  • 我科学家破解 非酒精性脂肪肝靶向治疗难题

      医线传真  12月16日,最新一期《科学·转化医学》以封面文章形式在线发表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教授李红良团队的两篇研究论文。该研究突破了非酒精性脂肪肝治疗方面的国际研究瓶颈,解决了靶向治疗副作用的重大难题。  论文通讯作者、研究团队负责人李红良介绍,非酒精性脂肪肝是目前最常见的肝脏疾病,全球患病人数近20亿,发病率呈快速增

    2021-12-21
  • 历时近40年 国内首个温室气体观测网建成

      科技日报讯 (记者付丽丽)12月18日,中国气象局发布我国第一份国家温室气体观测网名录,这标志着经过近40年建设,我国首个温室气体观测网基本建成。此举将进一步丰富我国地面气象观测站布局,提升气候变化监测评估能力,持续为我国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成效科学评估与碳排放核算提供数据支撑。  温室气体是引起气候恶化最主要的大气成分。本次发布的

    2021-12-21
  • 这处服务大厅 让科研人员办事不再“东奔西跑”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学党史 悟思想 办实事 开新局  最近,山东省农科院农产加工与营养所副研究员邓鹏体验了一把一站式办好的高效。  对科研人员来说,技术合同的签订手续相对繁琐,因为要涉及法务、财务、认定等多部门办理,多人签批程序,尤其是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后,管理体制的新变化也带来了新挑战。但现在,他手持价值100万元的姜活

    2021-12-21
  • “中国天眼”牵手贵州大学破解大数据难题

      科技日报贵州平塘12月20日电 (记者 何星辉)源源不断的观测数据里,是否有被掩埋的金子?面对大数据挑战,中国天眼是否有解决方案?12月20日,在贵州FAST观测基地,国家天文台与贵州大学签订合作协议,双方将携手破解大数据难题,就大数据人才培养、科技合作与交流、共建天文大数据联合实验室等工作开展合作。  中国天眼是大国重器,也是我国在世

    2021-12-21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高新科技网”的稿件,均为中国高新科技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高新科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