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cngxkj@126.com
就在世界各国政府首脑针对全球气候变暖共同磋商时,来自全球各地的顶尖科学家也在为实现双碳目标提出科学实际的解决方案。11月2日,第四届世界顶尖科学家碳大会双碳治理论坛——通往双碳目标的科技之路论坛上,科学家们分别从生物学、化学、材料学等角度绘制双碳治理路线图。 双碳治理全球有哪些新技术方案? 减碳、固碳、增加碳汇,是当前实现
2021-11-03科技观察家 因配合流调工作,上海迪士尼度假区10月31日临时通知闭园,并立刻为园内游客开展核酸检测,期间万圣节巡游和烟花秀在园内照常开展,超过3万人、近千件物品和环境样本当夜完成了筛查。绚烂烟火下,上海高效而有序开展核酸检测的名场面一时间刷屏网络,引来网友称赞,张文宏医生也在微博中发声:感谢不灭的烟火,让我们看到人类在灾难前面
2021-11-02视觉中国供图 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双碳’目标意味着,我国将完成全球最高的碳排放降幅,用比发达国家更短的时间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这无疑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10月25日,在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以下简称战略咨询院)碳中和战略研究中心成立大会上,战略咨询院院长潘教峰强调。 会议同期发布了《
2021-11-02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电子技术大学研发出一种智能贴片,可基于人体监控和不良环境条件的数据,将药物通过皮肤微创注入人体。 随着医学的发展,未来人类有望不去医院就能获得医疗帮助,且不用打乱工作或休息的节奏。患有慢性疾病或在有毒害环境中工作的人需要这种帮助。圣彼得堡国立电子技术大学微电子与纳电子学系主任维克托·卢奇宁解释说:我们提出
2021-11-02科技日报讯 (记者王迎霞)为提升疫情防控应急处置水平,宁夏科技厅去年2月份紧急部署33项科技攻关项目。记者10月31日获悉,在新一轮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各项科技成果正在发挥重要作用。 自治区第四人民医院对纳入重症及危重症的患者首创经鼻高流量氧疗联合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有效改善了患者通气状况。本轮疫情中,已经有4名患者接受经鼻高流量氧
2021-11-02科技日报福州11月1日电 (记者谢开飞 通讯员曹佳奕 陈旻)播种面积没有增加,还能促进农业增产?能培育像苹果一样大、甘美多汁的葡萄吗?这幅未来农业的图景,如今加速向我们走来,这源于植物细胞生长调控研究的突破性进展。 1日,记者从福建农林大学获悉,该校研究团队在全球率先攻克了生长素如何促进细胞生长这一世界性科学难题,为半个世纪以
2021-11-02疫情蔓延、气候变化、粮食安全、自然资源枯竭……如今,人类面临着巨大挑战,每个问题都实实在在摆在每一个人面前。 世界的发展得益于科技的不断进步,人类的生活也因科技进步而更加精彩。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上,很多重要时刻,都留下了科学家以人类前途命运为己任的佳话,留下了各国科学家紧密协作、共同应对挑战的身影。正是这些登高而呼的共同努力
2021-11-02福建省新型研发机构福光股份公司研发了全球首创大口径大视场透射式天文观测镜头的设计与制造技术,成为神舟系列嫦娥探月等国家重大航天项目的眼睛;福建省创新实验室依托单位宁德时代公司率先攻克新一代高比能快充锂离子电池技术,引领全球新能源产业发展,亮相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 创新不问‘出身’,只要谁能为国家作贡献就支
2021-11-01科技日报讯 (记者吴长锋)记者近日从中国科大了解到,该校微电子学院龙世兵教授课题组基于低成本非晶氧化镓材料,通过缺陷和掺杂工程实现了极端环境下依然表现超高灵敏度的日盲探测器。该方法为高性能、耐极端环境日盲紫外探测器的研制及应用提供了一种可行的参考。相关成果日前在线发表在《先进材料》杂志上。 氧化镓作为新兴的超宽禁带半导体材
2021-11-0110月29日,记者从武汉大学获悉,该校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联合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玉龙雪山冰冻圈与可持续发展野外观测研究站(以下简称玉龙雪山站)成功研发了我国第一套冰川实时监测系统,目前已投入使用。 该系统由GNS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激光测距、相机、气象、冰温、地震仪等监测模块组成,通过4G实时传输观测数据,通过网络
2021-11-01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