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cngxkj@126.com

今日头条 >
  • 增强国家创新体系效能 支撑科技强国建设

      科技进步法贯彻落实·这么看这么干  2022年新春伊始,我国科技事业发展迎来里程碑事件:第二次修订后的《科学技术进步法》(以下简称科技进步法)1月1日正式施行。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此次修法备受关注、满载期待。  新版科技进步法不仅为实现步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提供了法律基础和保障,还将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2022-03-03
  • 推进气象科技自立自强 加快建设气象强国

      气象事业是党领导下的科技型基础性社会公益事业。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气象科技发展紧跟国家科技发展步伐和世界气象科技发展前沿,坚持创新优先、人才为本,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国家气象科技创新体系,由以跟跑为主发展到跟跑和并跑并存、部分领域领跑的新阶段,不断提升服务保障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能力,并为世界气象科技发展和全球气

    2022-03-03
  • 集聚空天信息领域科技力量 济南高新区崛起商业卫星高地

      济南高新区济南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正实施五个一计划,即引进一批企业,组建一支基金,建设一个基地,成立一个协会,举办一个论坛,在智慧城市、智慧海洋、智慧林业等领域支持卫星物联网的先行先试,加速卫星物联网产业在山东的应用与发展,打造商业航天产业集群。  我们正在推进‘齐鲁二号’‘齐鲁三号’卫星研制,已完成卫星

    2022-03-02
  • 培养“兵专家”“兵工匠” 将科技装备优势化为胜战优势

      春寒料峭,在大别山腹地的金寨县,一场军警联合应急处置演练悄然打响。  监区雷达预警系统报警,一名可疑人员向监区内投掷包裹后驾车向南岳山方向逃窜,‘鹰眼’捕捉到该男子身高约1 75米,着深蓝色羽绒服……接收到命令后,交警迅速对嫌疑人可能经过的道路进行设卡封控,特警出动排爆机器人对可疑包裹进行清除,而武警安徽总队六安支队官

    2022-03-02
  • 向生物共生现象学习 造出高效分离膜助力碳捕集

    视觉中国供图  该方法消除了传统合成后步骤,显著增强了MOF纳米粒子的分散能力,以及界面相容性,并且在合成的混合基质膜中,ZIF-8的质量百分数达到了67 2%,而通常MOF的添加量极限的质量百分数在20%左右。  气体,作为看不见摸不着的存在,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与气候。科学家们致力于对气体资源进行研究和利用,而这首先需要对气

    2022-03-02
  • 中国新药研发力量晋升第二梯队,“十四五”如何更上层楼?

      根据麦肯锡2020年发布的最新数据,我国新药研发占全球的13 9%,位列第二梯队。 在2月26日—27日的中国药学事业发展大会上,新药创制国家重大专项技术副总师、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凯先展示了成绩,也提出了挑战。他表示,目前我国药品年产量几十万吨,但大部分价值较低,与第一梯队的美国存在明显差距。  新药研发要解决临床问题,找准源头十分重要。中

    2022-03-02
  • 考察“宇宙化工厂”为研究地球“碳亏损”提供线索

      大质量恒星,是宇宙中重元素和紫外辐射的主要来源。它们不仅影响星系的结构和演化过程,还影响星系中新一代恒星和行星系统的形成。在大质量恒星形成过程中,分子云坍缩形成了致密云核和大质量原恒星,引力势能转化的热能或大质量原恒星的辐射加热了周围星际物质,形成了热核。热核是具有丰富有机分子辐射的分子云核,具有高温气体和致密结构的特征。天

    2022-03-01
  • “智慧春运”给旅客更美好的出行体验

    机器人在检测动车组列车走行部 受访者供图  截至2月25日,我国春运工作正式结束。春运,承载着万千旅客对团圆的向往,也彰显着科技的力量。  纳米喷雾消毒器、毫米波测温安检一体机、智能防疫测温机器人、3 0版消毒清理机器人、轨道标记机器人……今年春运,长三角铁路越来越多的黑科技产品、智能服务新技术得到应用,让春运如虎添翼,让旅客出行体验

    2022-03-01
  • 我国科学家破译控制水稻种子活力的“遗传密码”

      通过对不同活力的、经人工老化处理的水稻种子进行转录组和广泛靶向代谢谱的比较分析,中科院植物所的研究人员发现,这种不同的种子活力可以归因于差异的生物学途径和代谢过程。通过差异基因的共表达调控网络和水稻功能基因组学分析,他们鉴定出对种子活力有正向调控作用的转录因子基因bZIP23和bZIP42,以及过氧化物酶基因PER1A。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

    2022-03-01
  • 一亩地追肥仅需1分钟 智能无人机为春耕“添翼”

      大地回暖,万物复苏,江南地区的冬小麦相继进入返青期。2月16日,记者来到南京六合区竹镇镇,只见数千亩冬小麦长势喜人,麦田上空传来阵阵嗡鸣声,抬头看去,2架农业无人机来回穿梭,所经之处颗粒状的复合肥从天而降,短短1分钟便完成一亩地的追肥。  从返青期到抽穗前,是小麦生长速度最快、生长量最大的时期,对小麦能否高产至关重要。过去,小麦

    2022-02-28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高新科技网”的稿件,均为中国高新科技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高新科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