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cngxkj@126.com

网站首页 > 科技创新 > 科创人物 > 正文

蒲克强:科技是金融业发展的第一驱动力

来源:中国高新科技 时间:2020-02-03
  百融云创成立于2014年3月,是业内服务持牌金融机构最多、应用场景落地最丰富的金融科技公司之一。百融云创以打造一个开放、多元、共享的金融创新技术应用平台为发展目标,并以科技为驱动,不断探索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前沿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场景应用,赋能金融机构数字化创新和转型,助力普惠金融。

  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不断创新发展,对各行各业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技术驱动下金融应用不断创新,新的金融业务形态不断被提出,金融行业如何在这个大浪潮中应对挑战?带着这一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百融云创副总裁蒲克强。他曾先后担任IBM风险顾问、普华永道金融风险总监以及澳新银行风险模型部中国区负责人。作为统计学博士,人工智能、大数据风险领域的专家,他又有哪些独特的见解呢?

  蒲克强:科技投入是金融业产出的强大动力

  百融云创是国内领先的金融科技应用平台,其创始团队来自清华大学,在北京、上海、深圳、武汉等地有近千名员工。近年来,它通过与国内国际顶尖院校(如清华五道口金融学院等)密切合作,形成了“产学研”相结合的模式,并致力于金融行业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蒲克强表示,新技术对金融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助力对金融风险识别能力的提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对金融的影响体现在不同维度,如大数据技术能够帮助金融机构从更多维度解读客户和业务,但是想要进入更深的维度,帮助金融机构评估客户信用,则需要用到人工智能中的机器学习等算法,进行深度的数据挖掘,使新科技的属性在金融领域能够得到不同的应用。通过大数据手段,客户资质和信用可实现多维度评估,从传统十几个维度上升到上千个维度,再运用人工智能手段对客户行为模式、用户画像等进行深度挖掘,进一步提升风险识别能力。

  其次是助力金融服务效率的提升。机器学习包括深度学习、智能语言处理、知识图谱等,能够提供智能化服务,如利用智能语音机器人替代人工客服,可以完成超过80%的工作量,在通话时带给客户的感知与真人几乎一样。

  “百融云创的技术创新运用在多个金融场景,涵盖了消费金融、小微金融领域,包括提供贷前、贷中、贷后全生命周期管理产品和服务,挖掘用户价值,实现高效引流,精准获客等。”蒲克强说。

  百融云创:构建“产业+科技+金融”生态圈

  金融需要与产业相结合,一方面产业迫切需要金融发挥作用,推进产业供应链升级。另一方面,金融基于产业场景的目的是在产业链里构建一个确定性的场景,将资金流、物流、商流、信息流四流合一,形成闭环,控制风险。但在产业和金融中间,需要一个非常专业化的桥梁,能够让金融更好理解、看清产业的发展,同时对信息进行有效整合,助力金融机构建立起基于不同产业属性、特点、周期性的金融产品设计体系和风险管理体系。百融云创目前已覆盖纺织品、快消、塑料、物流等多个场景,释放千亿规模信贷潜力,建立了一个产融结合、多方共赢的生态系统,实现了金融和产业的双向进步,在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智能风控:构建数字化信贷服务体系

  构建一个完善的智能服务体系,对于打造金融科技应用平台是不可或缺的。百融云创利用自身独立的智能风控系统,有效构建了一个数字化信贷服务体系,在普惠金融实践方面取得了诸多创新成果,其金融实践覆盖了中小微企业、“三农”、创业创新主体等。

  在采访中,蒲克强谈到中小微企业有大量的融资需求,但是由于其信用评估较难实现,而不能得到传统金融充分的资金支持。百融云创通过智能科技风控手段,构建强大的数字化信贷服务能力,有效地把资产和资金两端连接在一起。以物流行业为例,我国物流行业运输市场体量巨大,但实际运力多是由小微物流企业提供,运力主体呈现规模小、分布散、数量多、经营弱等特点。同时,小微物流企业还面临主体轻资产、信用弱、交易信息不对称等现状,使得物流行业金融渗透力低,中小微物流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突出。百融云创基于物流管理服务平台,立足产业场景,通过交易结构设计,形成业务与资金的闭环管理;借助金融科技风控手段、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构建主体及交易信用智慧风控模型。通过覆盖信贷全流程和核心物流场景,百融云创突破物流金融最后一公里,助力金融机构为中小物流企业提供融资服务。

  智能风控源于金融科技的发展。“金融科技源于欧美,而中国金融科技在应用层面走在前面,但是其技术底层与欧美还有一定差距。”蒲克强说。同时他表示,百融云创于2013年开始智能风控探索,已经拥有非常成熟的智能风控基础实施建设能力和金融场景落地的实践能力。公司高管团队大部分来自清华系,聘用了大量来自国内外顶尖名校的技术人才,同时设立了人工智能实验室,在底层建设方面构建了一整套完善的智能风控体系,目前已经运用于贷前、贷中、贷后全生命周期管理产品和服务。经过多年实践,百融云创已经树立了良好的口碑,与数千家金融机构达成合作。

  “在未来的金融业发展过程中,百融云创将牢牢把握住科技这一生产力,致力于打造国内领先的金融科技应用平台,同时,将持续加大对区块链技术的研发力度,使其更好地发挥优势,为金融服务。”蒲克强说。(作者:王新冰 周加转)

上一篇:彭加木:从“家睦”到“加木”
下一篇:马祖光:科研报国 一生“追光”

1.凡本网注明“来源:高新科技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高新科技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高新科技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高新科技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高新科技网”的稿件,均为中国高新科技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高新科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