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cngxkj@126.com

网站首页 > 科技大数据 > 传媒与出版 > 正文

商品过度包装的危害及防治

来源:《中国高新科技》杂志 时间:2018-03-07

过度包装具体是指包装空隙率、包装层数、包装成本大于必要程度的包装,商品过度包装对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造成的问题是极为显著的。茶叶、糖果等食品包装盒越来越精美,在一些情景中甚至出现包装盒货币价值大于食品的不良现象,消费者的负担不断加重,资源浪费和可持续发展背道而驰。因此,商品制作厂家以及消费者应对商品过度包装的危害性有所认识,并从法律与政策等层面上对有关治理措施进行探究。

1 过度包装的内涵

商品包装的功能主要在如下几方面体现出来:(1)统合零散化的商品;(2)维护商品在运输期间的安全性;(3)强化商品美观性,标注商品特性;(4)提升商品的附加值。

商品的过度包装的内涵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过度的追求商品的视觉美感;(2)借助夸张过度包装,使商品附有原本不存在的附加值,以协作商家获得更大的利益。在现实生活中,商品过度包装的现象是极为常见的,例如在书店中图书通常被层层包装,部分还被装在木盒、铜雕盒内,这些包装华丽的图书价格不菲,高达数千元。在副食品市场中,各色各样包装精美的礼品酒实用价值较低,还可能和酒之间没有关联性;部分保健品经过重重包装后含量极少。在商品实用价值与个体付出价值不等价的情况下,就可以将其视为一种过渡包装行为。《通则》中做出如下的规定,即包装成本不应该超过商品出厂价格的15%,保健品、化妆品、饮料酒、糕点、茶叶以及粮谷商品包装孔隙率分别为:≤30%55%55%55%25%10%;包装层数分别为:≤3层、3层、3层、3层、3层与2层(注:糕点类商品不包括月饼)。

2 过度包装造成的危害

2.1 浪费资源

自然资源的稀缺程度伴随着消费总量的增加而日益严重化,各类资源的需求量也会随之增长,只有在科学应用资源的情况下,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才可能实现。商品过度包装使大批量资源被耗用,但是却没有产出与之对应的经济效益。有关调查资料显示,制造月饼的厂家每年使用纸月饼盒和包装材料的数目大于200万吨,需要上百万棵直径大于10cm的木材。若商品过度包装的现象得不到有效遏制,将会耗费大量资源。相关调查资料显示,在我国每年可以整体应用的固体废弃物以及回收利用的资源中,没有得到回收与循环引用的价值大于500亿元,每年应用的纸木包装数目将会耗损森林面积超过6000000公顷,这也是越来越多林木被砍伐的内在原因之一,使森林的生长能力处于不断下滑的态势中,阻碍了经济社会长效发展进程。

2.2 污染生态环境

在城市环境治理过程中,生活垃圾为主要污染源,包装材料为常见的生活垃圾。相关资料显示,2015年中秋节过后的第一天在广州当日吃月饼产生的月饼盒垃圾能够覆盖2500个足球场。有关调查资料显示,北京每年因为过度包装产生的生活垃圾大于60万吨,垃圾处理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资源。北京环卫部门发布的信息表明,北京市每年产生的约300万吨垃圾中,各种商品的包装物大概是83万吨,所占比率约为30.0%,其中有3/4的包装物可以借助其他环节省略。商品包装中用的塑料制品需要200年余年才可以被土壤吸收。由此可见,化学垃圾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是极为严重的。过度包装物已演变成人类社会发展中不可忽视的环境污染源。只有借助降低包装材料使用量的方式,才能实现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的目标,从根源上降低垃圾量,才会缓解城市环境持续治理的负担。

2.3 损害消费者利益

现代企业运营发展的目标是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过度包装期间会使商品成本增长,而消费者是其承担对象。厂家追求过度包装等同于对高利润的追求,但是这一行为使商品带有的附加值通常不是消费者主观需要的。为了增加产品利润,部分商家可能借助降低产品的质量或数量的方式使过度包装的成本得到代偿,并将精美华丽的包装来设置为遮掩物。从某种程度上分析,这是对消费者利益的侵犯。

3 商品过度包装的管理对策

3.1 科学引导消费者行为

消费者行为理论指出,消费者的消费动机是追求效能的最大化,故此消费者的消费行为通常是理性的。但是在攀比躁动的社会心理的作用下,消费理念有所改变。过度包装行为的出现与持续运行和消费者不良的消费理念存在一定关系。要管控商品过度包装蔓延的现象,政府机关应该发挥导向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协助消费者树立适度、理性消费的理念。消费者应始终坚持理性消费的原则,以自己的收入水平为基础去消费,确保收支的平衡性。(2)鼓励消费者采购名副其实的商品,而不是徒有其表的商品。消费者在采购产品,尤其是价值较高的商品过程中,应尽量选择那些社会信誉良好的商家,并“货比三家”,以将货真价实的商品挑选出来。(3)提倡纯洁朴实的人际关系,不要视情感与金钱为等价品。很多过度包装的产品本质上及时作为礼品赠送的。“礼尚往来”中的“礼”一般是指一类礼数、一片心情。但是在经济市场体制驱动下,“礼尚往来”的含义已经出现了变更,质朴色彩不断退去。商品消费者应从思想上抵制这种不良的风气,有“礼轻情意重”的传统思想观念。(4)主动解析科学发展观的内涵,认识到其和节约型社会建设之间存在的关系。

3.2 以立法与宏观调控手段去抵制过度包装现象

当下,国内与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和处理环节相关的法律法规薄弱化显著,我国还没有健全的相关法律法规。法律中与法律产品包装及其回收利用相关的条款多数处于政策宣传的层次上,可操控性缺乏。经全国人大修订与实施的相关规范中做出了商品过度包装被禁止的条款,也从法律层面上鼓励个体采用易回收包装物,以使过度包装管理各种的运行拥有法律依据。但在现实实施期间,却没有与之相对应实施细则和管理制度规范的辅助,特别是严格的监管和执行机制缺乏健全性。故此,为了强化商品包装市场运行的规范性,政府机关应建设并完善有关法律法规,进一步强化包装法规的细节性与可执行性,并强化执法监督力度,依照法律法规对过度包装企业进行处罚整治。政府管理部门也要借助产业政策以及财税、金融手段,为良好的包装环保项目供应优惠的税收金融支持,鼓励民营资本与社会资本整合进绿色环保行业中,以使过度包装材料逐渐退出经济市场环境。强化定量包装商品生产企业的监管和服务,从宣传、监管和服务三方面着手,编制《定量包装商品生产企业计量保证能力评价工作实施方案》,以从根源上维护包装商品净含量的精确性,降低过度包装现象出现的概率,并强化企业竞争实力。

3.3 发展循环经济,限制过度包装

循环经济理论否定了资源无限的观念,只有循环应用各类资源,才是提升其应用效率的有效办法。在对国际经济进行深度解析的基础上,明确循环经济对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发挥的重大意义。循环经济理念在商品包装环节中的应用,本质在于减少产品生产和消费环节中自然资源的投入量,废物排放量最低,以及对生态环境危害性与影响程度最小,以构建“低投入、高效率、低排放”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理论的提出与推行,对管制过度包装现象以及发展绿色包装发挥的作用是极为显著的。具体体现在如下三方面:(1)降低包装制品原材料的使用量,等同于遵照“减量化”的生产规则。在包装规划与生产期间和制造过程中尽最大努力降低原材料使用量,并全力开发更加节能高效的工艺和技术,借此方式实现节约资源和减少排放,以及强化包装和产品间互益性等目标。(2)需强化对包装制品的回收和利用的力度,是对循环经济理论应用的外在体现方式,借此方式去提升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利用效率,提升自然界中有限资源的利用效率。(3)企业规定商品包装的负偏差标准,即在产品净含量检测期间,将允许度偏差设定在10%左右,尽量和国家规定的允许负偏差值相贴近。

3.4 借鉴国外经验

国外对于过度包装的管理形式通常有以下三种类型:(1)对包装标准的管理;(2)经济手段管控;(3)推行生产责任制。最有借鉴与参考价值的是日本和法国在管制过度包装方面上应用的一些做法和措施。

经过数年的实践与努力,日本在管制过度包装问题上已经取得一定成效。在20世纪末期,《容器包装循环利用法》的颁布与实施对容器及包装品的生产企业与利用企业的过度包装行为作出良好的管束。日本东京京都编制的《品礼盒包装适当化细要》中明确规定包装容器中的间隙原则上不能高于整个容器的20%,商品间的缝隙务必维持在5mm以下,包装费用务必低于整个产品价格的15%等。

法国在食品包装规定方面也是特别的。法国的葡萄酒品质在全世界享有美誉,成为节假日人们送礼的首选物品。但是摆放在大型超市或专卖店的各类葡萄酒包装却十分简单,几十欧元或上百欧元的高档酒也没有华丽的装饰。这主要是因为法国人重视环保,在包装上追求简单实用,且富含品位。法国一些著名的食品加工厂,在运营期间重视的是降低产品生产成本,在维护质量的基础上降低包装材料,以实现降低资源使用量,构建环保发展模式的目标。

4 结语

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进步的时代中,商品包装的具备维护、促进销售以及提升产品附加值等作用,但是商品过度包装将会危害社会的持续有效运转。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已经得到全社会的重视,因此一定要强化对商品过度包装的管理力度,推行各种计量措施,以构建低能、高产值的新兴产业。

参考文献

[1]邢圆,姜静,张倍豪.基于环保意识下的适度包装设计研究[J].上海包装,2016,(4.

[2]范晓黎.过度包装对环境的危害[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5,(5.

[3]李刚.限制过度包装 国外已有先例[J].质量探索,20141112.

[4]高广宇.从过度到适度的绿色包装可持续发展之路[J].中国包装,20143411.

[5]阮鉴祥.以立法为依据 以宣传为动力 多管齐下整治过度包装——浅谈包装立法在倡导绿色包装中的作用[J].上海包装,2014,(6.

[6]张霄.商品过度包装的危害及政策约束机制分析[J].时代金融,2014,(17.

[7]郭湘黔,王玥.环保趋势下的适度包装设计研究[J].美术学报,2014,(2.

[8]金淑娟.关于当今社会过度包装的心理研究[J].现代装饰(理论),2014,(2.

[9]汤秀华.做好商品过度包装计量监督 服务节能减排[J].中国计量,2013,(2.

(作者系江苏省海安县综合检验检测中心计量所工程师)

 

上一篇:基于组合优化方法的深海养殖与加工基地规划论证
下一篇:基于DEA的生物信息大数据模糊评判方法研究

1.凡本网注明“来源:高新科技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高新科技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高新科技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高新科技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高新科技网”的稿件,均为中国高新科技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高新科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