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建设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温州市原有的交通建设体系较为薄弱,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与温州整体的城市发展定位有着较大的差距。温州市委曾提出推进温州经济转型、城市转型、社会转型,加快温州建成民营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城市、东南沿海重要中心城市、迈入全面小康社会标杆城市的发展目标。因此,温州交通发展对城市建设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应进行重点的研究和分析,全面建设温州城市交通网络体系,实现温州市东南沿海发展重要中心城市的发展目标。
1 温州城市一体化建设分析
随着城市一体化建设的不断推进,近年来,温州牢牢树立“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这一目标,狠抓交通重点项目建设,全力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年度交通投资额不断创出新高,坚持交通引领城市发展的模式。
在城市一体化建设的大背景下,温州市不断提升温州城市中心首位度,促进县域经济转型升级,中心城与县域、市域一体化发展,同时更好地衔接台州衢州、闽北赣中。温州还对接全省的大湾区和大通道建设,对标全国枢纽“国际可达性、国内融通性、区域辐射性、城区便捷性”要求,不断深化改革进行体制和机制的创新,努力提升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努力构建基于城市一体化建设的交通网络发展,努力研究温州在全省交通建设中的优势和不足,为实现全国综合交通枢纽的发展目标而努力,同时紧密围绕温州城市建设中“两岸三片”建设与发展,积极规划西部的生态产业建设,对瓯江两岸、温瑞平原、鳌江流域等地区的交通体系综合发展进行顶层设计和规划。
2 新形势下制约温州交通发展的原因
2.1 综合交通体系建设滞后
随着城市一体化建设的不断深入,温州市交通综合体系建设的弊端也逐渐显露。
(1)交通的融合能力不足,整体的交通航运的协调、运输、保障能力有诸多的缺陷。
(2)整体交通缺乏统一的规划,各自的交通体系涣散各自为政,没有实现综合性的整体协调,在一站式的换乘、城市合理空间布局等方面仍存在着众多的发展缺陷和不足,距离国内先进城市还有较大的差距。
(3)物流产业相关的软硬件配套也有诸多不足,不能为温州城市物流体系的现代化综合发展提供科学保障。
(4)外部交通枢纽建设落后,快速交通网络还没有建成,杭温高铁也只在预工可阶段。
2.2 工程建设要素支撑不足
城市一体化建设对城市工程建设提出了更多的要求,现阶段温州交通建设整体发展还存在着诸多的不足:
(1)项目审批较为复杂,审批流程烦琐,周期较长,部分项目从立项到最终的开工要经历5~10年,耽误了城市交通建设的最佳战略机遇期;
(2)交通建设的土地资源较少,温州的城市特点多山地少平原,对于交通建设所需的土地资源有着较多的限制;
(3)拆迁难度较大,历史遗留问题较多,操作的连续性和制度性不能保证,给具体的工作开展带来了众多的阻力;
(4)交通建设投资较大,动辄5亿~10甚至超过50亿,给政府财政负担带来巨大的压力;
(5)机制保障缺失,由于交通建设的整体建设周期较长历时多个政府聘期,往往牵涉到多个部门,中间涉及的部门协调统筹的问题众多,对建设项目的顺利开展造成不利的影响。
2.3 企业经营管理亟待创新
温州城市交通基础建设的主要承接方为国有企业,主要负责项目的建设和经营,由于国有企业和政府工作的特点,往往是注重建设过程而忽略建成之后的运营过程,国有企业在人才储备、服务理念、专业水平等方面的欠缺和不足,给运营带来了诸多的影响。交通基础建设的供给侧改革还不到位,综合运营能力不能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3 城市一体化建设背景下加快温州交通发展的主要举措
3.1 统筹综合规划
城市交通建设的相关负责单位要各司其职、做好协调,要紧密结合城市一体化建设的大前提,在项目审批、资源保障、政策落实等方面做好支持。要利用智库做好城市交通的整体规划与部署,全面论证不同交通出行方式的利弊,科学选择交通枢纽节点。突出交通引领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性,全面统筹城市发展定位于社会经济发展,科学有序地进行交通出行方式的引导和管理。
3.2 建立机制保障
对于现有的机制问题,需要建立制度保障。
(1)统筹城市建设相关的主管部门,统一思想,强化服务意识,从而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并根据项目的难易程度和投资规模大小,建立服务清单,由主管部门进行统一督办,确保项目顺利推进。
(2)按照不同项目的需求,找到核心问题,出台市一级政府层面的支持政策,明确相关部门的职责。
(3)在项目规划阶段充分考虑项目经营的成本,政府综合考虑经营性的补亏机制。
3.3 多元筹措资金
交通基础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的大型工程,所需的资金量较大,就必须进行多元化的资金筹集工作。
(1)充分利用国家和省级的相关政策,争取获得相关的政策性专项资金,与国家开发银行建立密切的联系,争取获得大型基础建设的专项贷款资金。
(2)采取较为灵活的社会融资方式,通过保险、债券、股票等现代金融的方法取得更多的融资。
(3)利用温州金融改革的政策优势,积极探索交通建设相关的金融衍生品,吸引民间资本的加入,加快交通建设的市场化进程,在合适的时机发布温州市城市交通建设专项基金。
3.4 引领开发理念
基于城市一体化建设的交通发展理念,必须将交通引领城市发展作为核心价值,将交通基础建设与城市化进程、新农村建设、特色小镇建设以及都市圈建设进行统筹,在顶层设计阶段进行统一规划。综合考虑和充分利用国家在公路、铁路、航运等方面的政策,综合规划,创新商业运营模式,提高交通基础建设项目的资金使用率和经营效率。
3.5 开启智慧交通
基于“互联网+”的发展,将智慧城市建设和智慧交通进行统一的发展模式。
(1)将交通设施进行智慧化改造,是相关的技术设备能够在一个高效、智能、安全的环境中运行;
(2)挖掘和建立相关城市交通大数据库,建立基于互联网的交通出行综合网络,更好地服务交通出行的参与者、物流体系的配套者、商业运营的经营者,使其成为有机的整体,成为综合发展模式。
(3)利用现有资源,不断提升“市民卡”的综合服务功能,将其成为智慧出行的重要载体,兼具第三方支付功能,为智慧交通提供支持。
3.6 重视人才培养
随着温州交通的不断发展,交通建设和运营的人才需求将越来越大,就需要引进和培养相关的人才。
(1)加强人才培养的建设。针对温州市交通建设的人才需求,各高校在专业设置方面要紧密结合社会需求,设置交通类的专业,并建立相关的产学研一体化的建设,通过社会实践基地进行人才的综合培养;
(2)加强人才引进建设,通过相关的人才政策引进在交通建设和运营方面的高端人才,全面支持温州城市交通建设。
3.7 创新企业管理
企业的发展目标就是获得盈利,因此在企业发展实现社会价值的同时必须获得相应的经济利益,这也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原动力。现阶段温州综合交通建设的主要承担企业为国有企业,企业的发展相对固化,需要不断的激发发展动力,创新管理模式。
(1)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生命周期成本理念,改变企业发展过程中落后的发展理念,实现建设与经营的全过程一体化发展模式,科学的对生命周期进行成本控制。
(2)加强企业的制度建设和改革,强化企业服务创新的理念,积极探索全方位的综合服务,不断创新服务方式和方法。
(3)不断探索国有企业的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城市交通建设发挥更大的作用。
4 结语
随着城市一体化建设的不断推进,落实温州交通发展的各项举措,迎难而上补齐交通基础设施短板,深入实施综合交通战略,着力构建形成互联互通、外快内畅的现代综合交通网络体系,全面建设温州城市交通网络体系,实现温州市东南沿海发展重要中心城市的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汪光焘.城市发展与轨道交通建设[J].城市交通,2017,(4).
[2]刘昱洋.国家中心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瓶颈与突破[J].区域经济评论,2017,(6).
[3]田美玲,方世明.国家中心城市研究综述[J].国际城市规划,2015,(4).
[4]汪光焘.中国城市交通问题、对策与理论需求[J].城市交通,2016,(6).
[5]冯奎,闫学东,郑明媚.中国新城新区发展报告[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16.
(作者系温州市铁路与轨道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