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春毕业于原上海科技大学的郁涛,至今已从事科研工作三十余年。先是分配至某工程应用型研究所从事机械制图工作,后经自学转入天线工程设计专业。进入21世纪后,又进入航空集团某研究所从事无线通信技术工作;2006年起因研究舰载机进近引导技术,再次通过自学改换专业;2010年转入中电集团某研究所,专业从事无线电定位技术的研究。在这短暂的十多年间,郁涛针对工程技术现有的和未来的发展需求给出了一系列新的解决方法。
双基程差定位方程的线性解及拓展应用
对于平面多站定位问题,若在程差测量的基础上进一步利用平面几何关系构造辅助方程,则即可获得一次线性方程组。且所给出的解析解,不仅有助于深入研究及优化平面多站定位系统的布站构形,并从中获得了两个极有意义的结果:一是通过简化分析得到一个长短基线都适用的单基中点测向式,为分析研究与长基线相关的问题提供一个更为完整和正确的数学描述;二是通过变量置换可得到相邻程差之间所存有的类似于等差级数的特性,由此揭示参量之间的内在关联性。
在此基础上,通过利用最小二乘法修正单基测向式的准确性之后,给出了一种仅基于双站时差测量即可实现平面定位的方法,以及基于单基双站形式的长基线超精度测向方法。
运动参数的无模糊相差测量和无模糊相差定位
首先,研究了频移与相移间的函数关系,得出了机载多普勒频移可以通过相位干涉测量而获得的方法,解决了无源定位中未知多普勒频移的检测问题,并能使许多本来难以检测的运动参数及观测量都能通过简单的相差检测而获得,部分基本内容已作为一个章节包含在由InTech Press出版的一本英文专著中。
其次,在由相频函数关系导出基于多通道相差测量的相差变化率的基础上,研究了相差变化率的无相位模糊检测方法。研究结果说明,在未知波长整周数差值的情况下,通过利用波长整周数差值的差分和相差差分的跳变规律,仅基于相差测量值即可直接求得相差变化率。事实上,诸多运动学定位参数都能转化为与相差变化率以及测向角相关的函数。因此,一旦相差变化率的测量能与未知的波长整周数差值无关,就意味着诸多运动学定位参数都能通过无模糊相差测量而被确定,并无疑为如何消除波长整周数差值测量误差对定位精度的影响问题提供了一个有效的解决途径。此研究结果为相差定位的工程应用奠定了极为重要的基础,一方面可用于无模糊相差测向,另一方面综合使用测向和测相差技术可实现单站无源相差定位。
与此同时在相差定位的工程实现方法上做了若干探索,取得多项科研突破。
解决了固定单站纯方位目标运动分析的解析计算问题
此研究至今已有60多年的历史,所提出的新方法突破了现有固定单站纯方位无源探测仅能获得目标航向,以及速度与初始距离比值的局限性。相关论文《固定单站纯方位目标运动参数的解析方法》被2013年电波年会评为优秀论文,并发表于《电波科学学报》。
至今,郁涛已申请专利10多项,发表论文100多篇,一本主要涉及无源定位技术研究的科技专著即将由国防工业出版社印刷发行。
花甲之年,郁涛仍初心不改,无线定位技术还有很多未知领域等待他去探索。而唯有把握住新科技革命的趋势、特征和战略先机,才可能在未来发展中获得领先优势。为此,他将继续倾洒汗水和心血,铸就别样的精彩科研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