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新时代制造业的发展航标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制造业也开始向着智能化方向发展。于广平作为一位致力于工业自动化与信息化技术研究专家,依托广州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分所(以下简称广州沈自所分所),一直致力于工业自动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技术在地方聚集产业的开发和应用,助力工业企业加快实现转型升级,服务于地方,满足“国民经济主战场”技术需求。
近年来,于广平带领科研团队,依据《智能制造工程实施指南(2015-2020)》的指导路线,基于自身扎实的技术成果积累,面向纺织印染行业的实际境况和需求,以推动纺织印染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升级改造为目标,与国内针织印染龙头企业—互太(番禺)纺织印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互太”)建立了持续稳定的产学研合作关系,为纺织印染行业开发了生产智能化系统解决方案,从工业互联网融合、信息化管理、先进控制、智能装备和智能运维等方面助力行业向智能化生产模式转型升级。
互太公司为广东省大型纺织印染企业,国内针织印染领域龙头企业。目前互太发展中面临的难题,代表着国内绝大多数大型纺织印染企业的共性需求。针对这些共性需求,于广平主导开发和实施了“基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印染智能化生产系统”项目,具体包括印染智能化生产系统架构设计、关键工序自动化核心装备研制与应用、生产信息数据采集与全流程数字化监控、生产工序间网络协同优化运行、公共辅助系统自动化改造与远程集中运维等。
该项目投资超1.5亿元,通过项目实施,互太在生产效率、产品品质以及节能环保方面均进行了全面升级和改进。其中,节能减排效果提升显著,单位产品标准煤耗(tce/t布)降低27.1%,为2.04tce/t布,领先于行业水平;单位产品水耗降低至110t水/t布,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废水废气排放持续稳定达标。
截至目前,该项目已经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4项,实用新型专利7项。相关技术成果获得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省部级)、广州市科技进步奖1项、中国国际高交会优秀产品奖2项、入选国家先进技术成果目录技术2项。同时,该项目已经成为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广州南沙新区建设两周年重点项目之一,项目的实施为行业智能化转型升级提供了模式经验和技术支撑,起到重要的引领带动作用。
通过前期的技术研发和应用示范,于广平团队形成了多项技术成果。同时,依托前期项目良好的应用效果和客户口碑,于广平团队将形成的技术成果积极开展应用推广工作,为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多家行业企业成功实施生产改造与转型升级工程,包括广东溢达、佛山佳利达、浙江红绿蓝、杭州富丽达等多家行业领军企业。
除立足国内市场外,于广平还积极参加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为越南PCTL公司提供了纺织印染定型机废气处理及智能运维技术,实现了技术成果的出口。此前,该项技术已在国内行业龙头企业得到应用并取得显著成效,本次合作将对打造“绿色丝绸之路”,促进“一带一路”沿线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技术保障。
“未来,我们将持续开发和推广纺织印染行业智能制造技术,在‘互联网+’、工业企业‘上云上平台’等国家和地方重点发展方向上力争更大的突破,为‘中国制造2025’献出好成绩。”于广平表示。同时,他们还将充分利用广州市的地域优势和广东自贸区的政策优势,向海外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为“一带一路”战略做出贡献。
科技环保,让青山绿水不再受伤害
在中国共产党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等关于生态环境的指示,这也让众多环保科研工作者更是鼓足干劲,希望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共同为更加美丽的中国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作为一位节能环保技术带头人,于广平始终坚持在基础和前沿环保科技方面潜心研究,形成了面向废水处理建模、控制与优化运行的成套理论和技术,为废水处理事业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
面向环保监测与废水处理方向,于广平团队研制了污水异常在线预警仪、电镀废水偷排混排在线预警仪、移动式水质自动监测站三套新型在线监测设备,在企业和工业园区获得应用,获得客户认可。他开发的“纺织印染废水在线智能监测与优化运行技术” 在互太实现工程化应用,其废水处理效果显著提升,经第三方评估运行成本年节省1000万元以上,该技术获得广州市科技进步奖,并入选国家先进技术成果目录。依托此成果,广州沈自所分所先后成为广东省工业废水处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广东省印染智能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依托单位。
众所周知,任何科研创新最终的落脚点都是产业化,于广平也深知,没有产业化的科技就等于没有任何作用,为此,他在科研创新的基础上,积极推动技术攻关和成果的应用推广及落地。
截至目前,于广平已经参与和主持了国家级项目5项,包括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参加国家863项目1项,主持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子任务1项;另外,主持和参与省部级项目13项,主要来源于广东省科技厅、广东省经信委和中国科学院,其中一项为广东省应用型科技研发及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专项项目。作为副主编参与出版专著《水工业仪表自动化》,获得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出版物奖(图书奖)一等奖和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三等奖,发表中英文论文20余篇。
于广平研究员的技术创新和成果转移转化工作为社会创造价值的同时,也得到了社会和各级政府的肯定与赞誉。2015年被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授予“广东省向上向善好青年”称号,并被评选为纪念中国博士后制度实施30周年成就展典型成果案例(广州市仅3人);同时受聘担任广州市青年联合会委员、广州市科协委员、华南绿色工业创新联盟专家委员会特聘专家、广东省科技服务产业技术创新联盟首批特聘专家、华南理工大学校外研究生导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广东省和广州市科技项目评审专家等职,在社会各领域奉献自己的力量。
每一项科研成果都是科研工作者汗水与智慧的结晶,因此,对于广平来说,拥有执着前行的魄力才能始终坚持创新,而他人生的价值体现在最大化地融入到社会价值中。也正是源于此,每当他认定了一个能产生巨大社会效益、造福人类的创新思路后,他总是会全心全意为之奋斗。而无论前路多么崎岖坎坷,他都始终坚信成功就在前方,并为此而砥砺前行,直达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