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cngxkj@126.com

网站首页 > 科技大数据 > 传媒与出版 > 正文

李成会:敢为人先 科研创新促发展

来源:《中国高新科技》期刊社 时间:2018-07-26

李成会,男,汉族,1972年2月生,动物营养学硕士,唐山师范学院教授,唐山市动物营养与饲料工程重点实验室负责人,唐山市动物营养研究与饲料开发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河北省农业厅农业技术推广专家,“河北省生猪体系建设创新团队”营养组专家,唐山市专家咨询服务团优秀专家。

作为一位优秀共产党员,李成会同志在思想上、政治上和行动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积极进取,用理论武装自己。工作以来,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饱满的热情、勇于创新的精神、百折不挠的信心投身到唐山市经济建设和科学发展示范区建设中去,用科技创新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潜心钻研,科技创新促发展

多年来,李成会同志先后主持完成省市级科技项目十余项,研究成果获得河北省科进步三等奖、河北省山区创业三等奖、唐山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等诸多荣誉。在项目研究中充分发挥“产、学、研”相结合的优势,通过科技创新有效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李成会主持的“规模化养殖场废弃物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项目,通过综合营养调配技术从源头上控制了养殖场废弃物的排放量,利用蚯蚓对养殖场废弃物进行生物处理和综合开发利用,变废为宝,对唐山市生态养殖业发展和生态文明村建设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2016年,李成会带领团队与企业合作完成“蛋品改善营养调控技术集成与功能蛋开发”项目,既解决了蛋鸡产业发展技术问题,又满足了人们对蛋品多样化、功能化的需求,为蛋鸡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科技活力。

截至目前,李成会已经累计申报17项国家发明专利,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3项,在企业转化发明专利4项;与企业合作开发专利技术3项。在《畜牧兽医学报》、《中国奶牛》等学术刊物上发表科技论文7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60余篇。

搭建平台,助力产学研发展之路
    科研成果最终的落脚点即产业化,为了突出“产、学、研”结合优势,促进成果及时转化为生产力,李成会与丰润、丰南、滦南、遵化等地奶牛养殖企业合作建立了试验示范基地,并先后筹建了“唐山师范学院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研究所”、“唐山市动物饲料产业研发中心”、唐山市院士工作站,并与中国农业大学中美奶牛研究中心、国家现代奶牛产业技术体系建立了合作关系,为后续的研究搭建了妥帖的平台。

2014年,李成会申请设立了“唐山市动物营养与饲料工程重点实验室”,并与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唐山市曹妃甸区鑫诚养殖场等多家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2016年,组建“唐山市动物营养研究与饲料开发科技创新团队”,为更好的服务企业、服务社会提供了强大的科研和人才支撑。

心系农户,多措并举促转化
    多年科研创新的推广和应用,让李成会为养殖户的养殖效益殚精竭虑,经常带领研究团队不畏严寒酷暑利用节假日为养殖户进行技术培训,累计培训养殖场管理者、养殖者7000余人次,发放各种宣传材料8000余册(份)。

目前,李成会团队的研究成果已在唐山市、河北省、京津地区及四川等地得到推广应用,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他个人因积极创新,成绩突出,先后多次荣获河北省高教系统、唐山市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支部书记,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二层次人选、唐山市劳动模范、唐山市优秀教师、唐山市十佳教师、唐山市优秀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未来,李成会将继续在农业科技领域砥砺前行,因为他深知在坚定信念、矢志探索、不断创新中,才可获得人生与事业的卓尔不凡。

上一篇:于广平:智能制造与绿水蓝天梦的践行者
下一篇:本土原创学说走向世界的领跑者 ——记欧盟玛丽·居里国际人才计划学者刘思峰

1.凡本网注明“来源:高新科技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高新科技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高新科技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高新科技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高新科技网”的稿件,均为中国高新科技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高新科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