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cngxkj@126.com

网站首页 > 科技大数据 > 传媒与出版 > 正文

全员绩效管理在电力企业人力工作中的应用

来源:《中国高新科技》期刊社 时间:2018-10-11

电力企业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十分重要。绩效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电力企业管理水平的关键是做好绩效管理工作。目前,我国绩效管理在电力企业发展过程中没有得到很好地利用,其主要原因就是落后的管理方式固执地扎根于电力企业内部,使电力企业管理管理方式存在较大缺陷。因此,加强对电力企业的绩效管理刻不容缓,同时解决绩效管理在电力企业管理过程中的出现的问题也是十分必要的。

1 绩效管理

绩效管理的概念主要是指在企业的经营发展过程中,为了实现企业的目标,企业以全体员工为基础,通过制定有效的绩效计划来检验员工的工作能力、工作效率以及工作态度等,并根据评价做出相关的反馈,意在制定相应的措施提高工作质量。全员绩效管理要求全员积极参与,可以为员工的绩效考核以及职位晋升等提供依据,全员绩效考核与传统的绩效考核存在差异。全员的绩效考核与全体的员工绩效和福利有联系,有助于每个个体绩效的提升,最终实现整体业绩的提升,进而提升了整个企业的经济效益。

影响电力企业全员绩效结果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员工的个人爱好、工作环境以及岗位需求等,不仅如此,企业激励制度的完善程度和体制的公平程度等都可以有效地影响绩效管理的实施程度。

2 电力企业全员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考核标准不够明确,随意性较大

在进行绩效考核的过程中,电力企业的考核目标虽然明确,但是大多数企业在进行绩效考核时只从本部门的业务出发,没能站在全局的角度上进行。这种考核结果就存在一定的片面性以及狭隘性,这就使得企业的整体发展目标与绩效考核目标存在较大差异,考核效果无效。有关于考核标准所设计的内容包括员工的工作效率、意识以及工作态度等方面。由于抽象的指标不易量化,因此在进行绩效评估时随意性比较大,这就会严重削弱整体员工的战斗力,使全员绩效管理的优势无法彰显。

2.2 缺乏相关的管理制度

绩效管理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电力企业的管理过程中,传统的管理模式仍然在电力管理过程中占有一席之地。但是,绩效管理在企业管理经营的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缺陷,需要不断改进。首先,电力企业的绩效管理制度不健全。主要是因为企业的领导不重视绩效管理对企业管理的重要作用。其次,电力企业的绩效管理制度还有待于完善。主要表现为邢颖的配套实施缺乏,对于绩效管理整体水平的提升存在一定的困难。最后,绩效管理制度与管理目标存在较大差距。其原因主要是在制定企业的管理目标时忽视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下的长远目标,缺乏对绩效考核对象的管理,导致企业的整体管理缺乏实用性,绩效管理效果不明显。

3 电力企业实施全员绩效管理的有效措施

3.1 重视对企业绩效文化的普及,推动全员绩效管理工作的实施

电力企业的领导层要加强对绩效管理的重视,理解全员绩效性管理工作对电力企业管理的重要性。要积极调动相关部门开展全员绩效管理的动员大会,自制宣传手册,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索,帮助学生意识到实施全员绩效管理的必要性。同时,也可以采用报刊、网站等形式实现绩效管理的宣传,在企业内部建立起良好的全员绩效文化。另外,通过树典型、评先进的方式来激发全体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引导全体员工参与绩效管理工作。

3.2 较强教育培训,优化绩效管理流程

在进行电力企业管理的过程中,要加强对全体员工的教育培训,在企业部分财力、物力的支持下,要求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部门严格执行企业的管理流程。首先,对于各部门的领导文员也要定期对其进行培训,并制定相应的考核标准。其次,对于电力企业所聘用的专业人员,在进行全员绩效管理实施的过程中要及时为其提供相关的知识支持,并且与其深入到基层,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不断优化企业的绩效管理流程,为各个岗位的工作人员量身定制特定的绩效管理标准与目标,保证全员绩效管理工作的正常实施。

4 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适应当前经济的发展潮流,电力企业不断地推陈出新。积极实施有效的改革策略,大刀阔斧地进行企业内部的整体改革。在可持续发展方针的指导下,有力推动企业向前发展的进程。绩效管理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针对电力企业绩效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推行全员绩效管理措施,逐部完善电力企业的整个管理体系,进而提升电力企业在整个市场经济竞争中的综合实力。

参考文献

[1]王莉浅析全员绩效管理在电力企业人力工作中的运用[J].人才资源开发,2017,(20).

[2]黄剑芬.浅析电力企业中的绩效管理[J].区域治理,2018,(1).

[3]林蔚贞.试论绩效管理在电力企业党建中的应用[J].投资与创业,2018,(4).

[4]郑迤丹,张津铭,郭永辉,等.浅析电力企业绩效管理[J].电脑迷,2017,(28).

 

(作者供职于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竹山县供电公司)

 

上一篇:“互联网+”理念在智慧城乡供水服务体系中的渗透
下一篇:玻璃钢游艇艇体结构强度可靠度计算

1.凡本网注明“来源:高新科技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高新科技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高新科技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高新科技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高新科技网”的稿件,均为中国高新科技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高新科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