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引言
数据化、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为高校图书馆科研成果的保存和获取提供了有效的支持,先是从局域网扩展到广域网,再到现在的互联网,高校图书馆的科研成果储蓄随着社会的发展,已经从实体进化到了虚拟、从线下进化成了线上,即网络化。而在当前这种网络环境下,也衍生了一种的科研成果组织管理方式,就是开放获取。开放获取的概念是在新时期才演化出来的,它的开发使得高校图书馆的科研成果传播速度、范畴都有了极大程度上的提升,增加了高校的学术资源获取途径,并在促进高校教学资源获取来源这一块有着积极的意义。
1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科研成果开放获取组织管理体制的作用
1.1 对科研知识服务的影响
在开放获取这一概念提出之后,很多研究者均表示自己不用再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他们能够进入到一个可视化系统当中,其具有实时性、容量大的优势,促进了全球化科研活动的实施。并且,在当前这种网络环境下,智能化、数据化、网络化的时代为开放获取提供了契机,研究人员科研实现信息组织的数字化以及信息的共享,增强了研究者之间的交流。在高校图书馆科研成果当中使用开放获取方法,让原本有限的学术资源获取途径进行了全方位的优化,如今的高校可以使用网络化的方式来对学术知识进行保存和利用,还可以将一些较为高端的科技引入到院校中,来促进对知识的挖掘和内化,从而在高校图书馆当中形成一种比较清楚的知识脉络,以此来为研究者制造便捷,方便他们今后的研究。不仅如此,开放获取已经改变了研究者们的信息交流模式,它的使用对高校信息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图书馆内部必须要有使用信息化的资格,将高效的信息整合和分类来为研究者提供开放式的信息服务,因而,推动了图书馆科研成果的知识服务转型,为高校图书馆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1.2 开放获取组织管理体制的意义
在高校图书馆科研成果这一块应用进了开放获取组织管理体制,改革了高校的学术信息的交流模式,而这也是在网络环境下有效提升科研成果传播范畴的手段。我国有关机构正是受到了传统观念和资金的影响,在对科研成果开放获取体制上举了反对票,从而使得高校的开放获取发展速度极其缓慢,。而高校图书馆在成立开放获取体制的时候,无论是从经济方面深入,还是从法律方面深入,都可以提升教育部门对开放获取体制的认识和重视,随着实践的时间增长,势必会吸引更多的研究者进入到这个领域,这对于我国开放获取组织管理体制的发展有着非常好的推促作用。而我国高校图书馆之所以应用进开放获取,就是因为其可以推动我国国内的学术信息实践,在一些有关法律、制度的保护下,将大量的科研成果以开放获取的形式进行发行,以此来实现对高校图书馆科研成果的协调统一管理,这样也能够实现学术成果的远程控制及共享。
2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科研成果开放获取组织管理体制的可行性
高校图书馆的科研成果在采用进开放获取模式之后,在组织管理体制的制定上可以借鉴国外优秀的实践经验,尤其是一些国外发达国家的科研成果,国外开放获取的体制发展必须得到政策、法律的支持,将政府部门和科研机构以及科研活动需求进行有机的结合,就可以制定出一系列和开放获取有关的体制,从而为开放获取活动的实施做出有力的保障。从二零零二年到今天,我国高校图书馆科研成果的开放获取体制实践已经有了比较丰富的经验,国际和政府尽管没有在法律上制定出有针对性的管理体制,但是,却对于不一样的机构开放获取政策做出了支持,已经对资源的获取形式实施了协调和统一,在极大范围上给开放获取组织管理体制的发展打下了稳定的基础。并且,开放获取组织管理体制的运行会牵扯到很多相关部门,而高校图书馆在应用进开放获取之后,也对其相关体制加以了完善,使其更加具备系统性和连贯性,在实践当中不停的汲取经验和教训。
3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科研成果开放获取组织管理体制的实行措施
在如今网络化的背景之下,用户需求也在逐渐增大,并且用户需求的上升速度非常快,高校图书馆的科研成果以开放获取的形式出现,完成理念实践,吸取经验,这对于高校的未来发展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对于广大的研究者来说,他们是开放获取形式的主体,也是开放获取得以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我国需要加强对开放获取理论知识的大力宣传,让开放获取思想在我国得到认可,并且加快制度出行的速度,同时开发更多的增值服务,让人们能够接受开放获取。其实,开放获取组织管理体制在我国已经得到了基础层面的认可,但是,由于是属于新时期的产物,其出现的时间并不是很长,所以,还很难站稳脚跟,在这种状况下,就应该加强增值服务的开发,使其获得更多政策、机构的认可。而对于高校图书馆科研成果和学术资源来说,高校还需要加强对技术的研究,实现资源的整合,提升制度的改革和优化速度。
3.1 加强宣传力度、促进思想认知
虽然开放获取的观点在大范围上已经得到了宣传,我国一部分高校和机构在对开放获取的宣传上都下了不少的功夫,并且在宣传的同时,还将开放获取资源纳入了自身的资源库之中,这对于开放获取来说无疑是一种支持的体现。然而,在对开放获取概念、思想的宣传上,和国外一些国家相比,还是有着很大的差距的,我国的开放获取组织管理体制在发展中,不管是从纵向发展还是从自身发展来看,进度还不及国外发达国家。而造成这个形势的原因,就是因为我国的开放获取体制得不到国家政府的支持,虽然在社会上有一部分的宣传力,但是,仍然不满足开放获取的发展需求,还需投入更多的宣传力度。并且,因为体制的不完善,使得很多研究者不愿意再把自己的学术成果融入这个体制当中,使得开放获取的实质内涵变得少之又少。而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措施,就是加强对开放获取体制的宣传,特别是在研究者之中进行宣传,从而让研究者可以形成开放获取的意识,辅助他们了解开放获取的作用,这样才能够让他们自愿的将自己的学术成果容纳进开放获取体制中来。
3.2 加强技术研究、实现资源整合
在高校图书馆科研成果当中采用开放获取组织管理体制,一方面是需要政府的支持,而另一方面,还需要各个高校和科研机构研究者的支撑,研究者是开放获取体制落实的关键群体,因此,在这点上,必须要加强对技术的研究。并且,资源的整合是在研究技术的基础上实现的,只有在技术研究上得到了保障,才能逐渐实现资源的整合。首先,在数据平台的构建和高校图书馆学术资源的整合,以及在对学术资源进行选择的时候,高校需要得到很多技术的支持,比如,数据库、归档归类、数据指引库、查新检索等等。其次,当高校图书馆科研成果应用进开放获取组织管理体制之后,一定要对系统进行维护,而在维护的过程当中,也会涉及到很多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并且,高校还要对开放获取的技术进行深入的研究,不能只是在表面进行分析,而是深入内部挖掘出更多适合我国高校图书馆应用的资源,以此来实现高校图书馆的资源开放性和整合性。
3.3 加快版权支持、开发增值服务
在开放获取组织管理的体制上,会涉及到版权问题,而版权问题也是各大高校和研究者们比较关注的一个问题,而开放获取组织管理体制和平台的建设有很大一部分顾虑都是出自版权。所以,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开放获取的组织管理法律支持,将开放获取平台的版权认证方式加以规范,这对于开放获取系统的建设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不仅如此,对版权的支持,有助于研究者们开展增值服务,例如,可以提供一些下载浏览量的统计数据和有关研究结果,让开放获取系统有更多的支撑和保护,在网络环境下促进其未来的发展。
3.4 加深制度改革、建设整合平台
我国高校当中传统的图书馆馆藏资源体制一般都是较为独立的,通过对资源的筛选来选择和确定能够进入资源库中的资源,当资源进入到资源库后,就会对其进行分类和保存,在对用户查新检索的时候也是采用这种方法进行的。而在当前网络化环境下,互联网的发展使得高校图书馆科研成果以开放获取的形式展现出来,这对于传统形式造成了严重的打击,但是,因为有很多开放获取系统的存在,比如OA期刊、博客、维基等等,使得用户可以通过掌上移动设备来查询、阅读资料,用户只要注册和登录开放获取系统就可以实现对资料的下载。应用进开放获取模式的高校图书馆科研成果摒弃了传统的文献资源阅读、管理、保存理念,化单一为具体、化平面为立体。与此同时,开放获取组织管理体制的改革,在很大程度上发展了高校的教学质量,在网络化环境下,这对于高校图书馆的知识管理而言,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机遇,高校图书馆必须做到与时俱进,才能保证每年为社会提供的人才是能够适应时代发展的,且可以顺应社会的进化。
4 结语
开放获取组织管理体制的开发,为高校图书馆科研成果的储存提供了有力的条件,提高了院校学术资源的质量,同时,不断向前推动着我国科研成果的开放式交流、共享,并积极的将其融入到了全球开放获取的运动中来。高校图书馆只有从制度建设、版权服务、资源建设、思想宣传等各方面进行深度思考,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创新和发展,才能顺应当前发展形式的要求,提供更高质量的用户服务。
参考文献
[1]王岚霞.面向科研成果转化的高校图书馆服务探析——基于美国高校图书馆科研成果转化服务的启示[J].图书馆建设,2018(7):60-64,71.
[2]覃振明.广西高校图书馆科研能力评价[J].图书馆界,2018(2):30-34.
[3]黎莉.高校图书馆馆员科研能力现状分析与提升策略[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17,35(6):31-34,53.
[4]陆丹晨.高校图书馆在科研中的重要作用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16(11):280-281.
[5]李广平.高校图书馆机构知识服务用户参与理论与应用研究[D].镇江:江苏大学,2017.
[6]李慧.E-Research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科研成果开放获取政策体系构建[J].四川图书馆学报,2016(5):68-72.
[7]杨艳君.提升高校图书馆员科研能力的有效途径[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6,18(4):87-90.
[8]秦慧.民族高校图书馆科研发展实证研究——以西南民族大学图书馆近十年科研发展为例[J].高校图书馆工作,2015,35(4):46-50.
[9]赵红.图书馆对校内教学科研成果的开发与组织分析[J].兰台世界,2015(14):156-157.
(作者李冬系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助理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