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引言
“电力生产,安全第一”是电力行业始终坚持的理念与准则。在电力行业高速发展的当下,如何实现生产流程中人、机、物、料、法、环的统一和谐,使各类危险因素始终处于受控状态,构建本质安全体系是各电力企业始终追求的目标和使命。
1 安全生产管理支持系统设计思路
随着发电企业机组装置容量不断提升、工艺参数逐步提高、生产流程复杂性变化明显,由于发电行业经营形势不明朗,企业经营模式也在不断调整。为响应这种不断变化的局面下的安全生产需求,经多方调研,最终形成了建设符合企业特点的安全生产管理支持系统的想法。
安全生产管理支持系统的出发点是利用软件开发、射频无线定位、GPS定位、WiFi布网、视频监控、视频智能识别、人脸识别、二维码电子标签等众多跨领域跨学科的技术,通过对电厂特定工作环境实现区域分类授权管理、重要设备识别与定位、人员及车辆的综合定位与行为监控、危险源状态上报等手段,实现厂区“三分离”、门禁控制、与两票的深度融合、人脸识别、人员防尾随、车牌自动识别、人员定位、车辆定位、监控系统融合、统计分析等功能,见图1,降低安全事故发生概率,以实现本质安全。
2 安全生产管理支持系统功能
结合发电企业生产业务实际情况与安全生产管理支持系统设计思路,通过梳理分析,最终确定业务联动、门禁管理、视频监控、智能识别、综合定位等功能开发作为项目的主要内容。
图1 系统功能模块
系统核心业务是工作票和操作票的管理,通过对两票的全过程管理,建立各类两票标准模板;对两票实现分类查询和统计;通过与业务系统中两票数据的实时交换,完成对门禁设备的直接关联授权,实现了重点生产区域的准入管理;建立危险点分析库,能够和两票实现关联,灵活调用;能够和设备停复役管理、缺陷管理等相关业务进行关联,对历史进行追溯。用户可以选择已定义的标准库进行工作内容检索和自动生成,系统支持多场所、多设备(包括手机智能终端等)的工作内容自动生成,当无标准两票可以套用时,也具备手动编制功能。事故事件管理系统,可以完善报告、处置、分析、定性、分责任,措施跟踪、落实,完成分类统计、分析、预警等流程。
3 项目开发
3.1 区域管理
在整个生产区域划外架设不锈钢栅栏围墙及隔离门,在隔离门处装设门禁系统,进入生产区域必须佩戴经授权的通行卡或者手环,同时对于进入生产区域车辆进行车辆号牌识别和门禁授权双重辨识。为防止工作人员误闯非工作区域,又将生产区域内部分为重点部位区域和危险点区域,在区域交界建立虚拟电子围栏、物理移动门禁、摄像头配合作业,只有手持已被授权的通行卡或防拆式功能手环的人员才能进入重点特殊的作业场所,一旦有非门禁授权人员进入围栏范围时,会立即触发报警。持防拆式功能手环进入工作区域的工作人员,一旦定位系统显示其远离授权区域规定距离后将触发系统和手环报警,引起工作人员和现场安全督查人员注意。在人员进入某区域内开展工作时,定位器显示其接近系统内设置的危险源时将触发系统推送远离危险源的信息,预防误入间隔、误碰误触、误操作事故发生的可能。
3.2 人员身份识别及授权
根据生产人员工作性质和工作时间,将需要进入生产现场工作的人员属性分类为检修维护人员、抢险人员、生产人员、外来人员。检修维护人员进入现场需要办理工作票,在工作票审批时间内根据工作票内容开放相关权限,进出相关区域时自动拍照并存档;抢先人员根据抢险预案内容,根据工作区域的差异进行有区别的授权,同时对其开放专用抢先通道;生产人员根据工作岗位和班次对其开放允许工作时间内的特定工作区域,进出相关区域时自动拍照并存档;外来人员根据人员身份进行区分并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出入时间有效期,在入厂时进行登记与关联。外部项目人员需要进入现场开展工作,需要办理入厂手续后并关联人脸识别、指纹识别等相关信息,其身份证号码作为其档案号并具有“违章冻结”设置,一旦记录三次违章,将其加入安全生产黑名单,禁止进入现场工作。
3.3 车辆管理及授权
根据车辆归属,将车辆分类为厂内车辆和厂外车辆(煤车、渣车、氨车、氢车等),两者管理方向有所区别。该模块主要功能有厂内车辆信息(通勤车和小车)管理(增删改查)、厂内通勤车辆GPS定位模块配置、厂外特殊运输车辆入场临时登记和出场注销、厂外特殊运输车辆车载定位标签的配置等。厂内车辆安全GPS定位装置,并与车辆信息绑定;厂外车辆首先要完成系统注册,进入厂区时需领取定位器和功能手环,在进入生产区域时由摄像机完成车牌识别和门禁系统对于功能手环授权识别后,挡车器方可放行。另外基于电子地图功能,在地图上设置车辆在厂区内的行进路线,对行进路线内的车辆进行监控,一旦车辆偏离行进路线或者车速超出系统设置的时速,系统立即报警。
3.4 设备管理
设备管理作为发电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关键环节,必须对其进行唯一性的命名并确保其可以被系统所识别。设备识别标签包括用于识别标志点设备的二维码或用于识别RFID标识,所有的设备识别标签都要在系统中登记并和设备信息进行绑定之后才可使用。通过结合工作票中涉及的设备列表,当相关操作人员进到施工区域内,可以通过手机扫描设备二维码识别设备,如特殊区域不允许使用手机,则使用功能手环识别RFID识别码。如果标签对应的设备正是工作票中要求操作的设备,手机会提示操作人员当前设备正确,避免误操作或操作对象识别错误等可能出现安全隐患的现象的出现。
3.5 工作管理
安全生产管理支持系统与工作票和操作票办理系统实现数据关联,实现了对于工作票和操作票执行过程的监管,具有工作票(操作票)查看、工作票(操作票)执行、工作票(操作票)反馈。接收到两票办理信息后,平台系统自动将作业信息推送至相关的管理人员,提醒管理人员及时上岗到位并在扫描二维码/RFID码后,系统允许办理作业操作许可手续。工作班成员依次对检修设备扫码已核实人员和需要检修设备信息,验证无误后才可以进行作业。运行人员在检修期间可通过移动端查看历史检修记录和针对此设备的检修流程信息。作业完成后工作班成员对检修完成后的设备进行拍照、过程信息、移动端定位位置发送至平台系统,等待管理人员审核,在工作许可人员到现场检查无问题后,和工作班负责人扫描设备码方可允许办理工作票结束手续;未进行关键点作业记录的不能办理工作票结束手续。
3.6 报警管理
系统可根据事件类别设置多级警情,如非法卡刷卡报警、人员尾随报警、人脸未比中报警、人脸黑名单报警、车辆黑名单报警、车辆超速报警、车辆跨区报警等。当系统触发报警时,监控中心会立即在电子地图上弹出报警视频画面及报警信息,同时在地图上闪烁报警点的图标进行事件提醒,方便监控中心值班人员及时进行报警事件处理。系统支持的报警联动类型有:客户端视频弹出、视频上墙显示、启动报警录像、启动云台预置位、客户端信息提示、客户端声音提示、门禁远程开门控制等方式,通过用户配置能够实现对关注的报警事件单元的联动。监控系统软件在本地存储各个子系统接入的报警事件,查询时可根据需要进行事件+录像检索,查询信息包括报警事件、警情级别、处理信息、事件录像、事件处理信息等。管理人员可以通过事件查询功能重现图像场景监控对象的运动轨迹,包括重现报警点发生的情景,根据报警前和报警后的图像对比还原案发现场,进行情景再现,以便于管理人员对报警现场进行调查取证。
3.7 授权管理
系统针对工作票以及被授权人的信息,给予相应授权。只有有权限的人,并且在设定时段内,才可以通过被指定的门禁,开展相关工作。授权方式为针对每个员工选择多个区域进行授权或者针对某个区域给多个员工授权。授权功能分主副卡关系,主卡由工作负责人和操作票监护人持有,副卡由工作班成员持有。只有先刷主卡,当前门禁才能被激活,副卡再刷才能生效,防止了工作期间工作负责人和操作票脱岗。另外,门禁控制功能可以由具有授权权限的运行许可人操作,根据需要远程控制任何一个门禁系统的开关。
3.8 统计管理
记录门禁系统中每个门禁系统处人员和车辆的进出记录、生产人员上岗到位情况、外来人员入厂安全教育和现场违章情况、工作票(操作票)执行情况,统计报表以柱状图、饼状图、仪表图等显示;管理人员根据管理需要可导出报表,系统提供各种统计结果数据的报表导出功能,并提供如Excel、PDF、Word、CSV等多种导出形式,为生产情况分析提供技术支持。
4 结语
通过安全生产管理支撑系统的开发和应用,实现了厂区的生产区与非生产区隔离、人车分离、专业区域分离,利用声光报警和短信推送提高了安全管理的即效性,降低了非授权人员和车辆误入危险区域发生安全事故的可能,实现了发电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整体提升,为本质安全的落地提供了新思路和途径。
参考文献
[1]郝亮.电力安全生产监测管理系统[J].农村电气化,2015(9):36-37。
[2]程云.本质安全理论在发电厂安全管理工作中的应用[J].电力安全技术,2010(12):1-3.
(作者田翠峰系国家电投集团河南电力有限公司平顶山发电有限公司主任,高级工程师;孙爱敏系国家电投集团河南电力有限公司平顶山发电有限公司技术员,工程师;李小煜系国家电投集团河南电力有限公司技术信息中心高级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