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cngxkj@126.com

网站首页 > 科技大数据 > 传媒与出版 > 正文

共享单车可变档的轴传动装置设计

来源:《中国高新科技》杂志社 时间:2019-02-21

0 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深,空气污染问题日益加剧,交通拥堵成为亟须解决的问题。自行车因节能环保、不受交通拥堵困扰等诸多优势,在城市交通中应用广泛。特别是近两年共享单车概念的提出和推广,使自行车的生产和应用更呈现出较快增长的趋势。传统的自行车的传动方式为链传动,但是存在易掉链、卡夹裙裤、磨损后易跳齿、暴露在外易生锈损坏等问题。考虑到共享单车对可靠性和免维护性的较高要求,部分共享单车改用轴传动作为传动装置,达到了工作稳定不易磨损、传动装置不外露的效果,有效地改善了传统链式自行车的不足。但是,因轴传动结构紧凑、配件精密,缺少链条各段之间的配合间隙,所以在加速和启动时比较费力,目前没有变档功能设计。因此,对共享单车的核心部件,即对轴n传动装置改进,进而使其具有变档功能就显得很有必要。

链传动变档是通过切换不同大小的链轮以实现变档功能,如李宏杰提出的自行车变速装置,就是通过在花键轴上安装通过拨叉控制的滑动齿轮达到变档目的。但这种变档方式须有链条传动,并不适用于轴传动装置。在自行车领域少有针对轴传动装置变速设计的文献。在汽车等领域,为达到变速效果,常采用齿轮变速箱配合离合器实现变档功能]。但是汽车等使用的变速箱常常为多轴系的定轴轮系结构,结构过于复杂,重量过大,难以应用于自行车传动装置。而行星齿轮变速箱是一种典型的紧凑型结构,因具有体积小、重量轻、传动比大、承载能力高等优点,已经广泛应用在冶金、机械、电子等多个领域。但是,有关行星齿轮变速箱的变档功能设计的研究相对较少。

基于采用轴传动装置的共享单车启动费力和缺少变档功能的不足,考虑到体积和重量限制,本文将尝试基于行星齿轮变速箱,设计一种可变档的自行车轴传动装置。在轴传动装置的基础上增加变档功能,改进现有轴传动装置的缺陷,提升自行车的性能。

1 轴传动技术及其变档装置位置

参考图1和图2,现有自行车轴传动技术是利用2对圆锥齿轮和1根传动杆达到传动效果。与踏板轴相连的是作为驱动齿轮的圆锥齿轮a,与后轮轴相连的是作为从动齿轮的圆锥齿轮b,传动杆靠近脚蹬部位处安装与圆锥齿轮a啮合的圆锥齿轮c,靠近后轮轴处安装与圆锥齿轮b啮合的圆锥齿轮d。圆锥齿轮a的旋转运动直接源自脚蹬,是整个轴传动装置的主动轮。圆锥齿轮c与圆锥齿轮a轴线成90°啮合,将旋转运动传递至传动杆。传动杆有一定长度,规避了轴承传动距离短的缺点。传动杆的另一端固连圆锥齿轮d,圆锥齿轮b与圆锥齿轮d轴线成90°啮合,从而带动后轮轴转动。现有自行车轴传动技术就是利用两组轴线成90°的圆锥齿轮将传动方向进行两次转换,把脚蹬产生的旋转运动传递到较远的后轮。

 

1 现有的轴传动装置示意图(靠近脚蹬一侧)

 

2 现有的轴传动装置示意图(靠近后轮一侧)

参考图3,拟增加的变档装置在转动杆中段,替换掉一截传动杆。变档装置主要结构是一种行星齿轮变速箱,它的输入轴与靠近脚蹬一侧圆锥齿轮c的部分连接,输出轴与靠近后轮轴一侧圆锥齿轮d的部分连接。

3 对轴传动装置进行变档改进的位置示意图

2 变档装置组成和原理

变档装置是基于二级行星齿轮变速箱,通过控制车闸达到变档效果。参考图4和图5,变档装置由2个周转轮系组成,具体包括支架、2个车闸、两组由中心轮,行星轮、齿圈组成的周转轮系。与靠近脚蹬端相连的是输入轴,踏板产生的动力由输入轴输入并带动中心轮1和中心轮2一并转动。车闸1和车闸2分别控制齿圈1和齿圈2的转动和静止。系杆1与齿圈2 相连,故行星轮1与齿圈2联动,即行星轮1的轴线位置与齿圈2的同步旋转和静止。

参考图4,档位A时车闸2下压使齿圈2静止,由于行星轮1轴线(系杆)与齿圈2联动,所以行星轮1轴向处于静止状态。这时的周转轮系退化成一个定轴轮系,右边周转轮系由于被固定了齿圈则相当于一个行星轮系。整个变档装置的传动比仅由右边轮系决定。参考图5,档位B时车闸1下压使齿圈1静止,此时左边轮系为行星轮系,右边轮系为周转轮系,两个轮系共同影响传动比。这样的话,档位A和档位B的传动比不同,因此可以通过控制车闸A和车闸B的开关状态来获得两个不同的档位,即实现了变档功能。两种档位下详细的传动比计算将在第3部分进行。

4 档位A时变档装置示意图

5 档位B时变档装置示意图

3 不同档位传动比计算

对于档位A,整个变档装置的传动比仅由右边轮系决定,即:


4 结论

本文研究了一种可变档的自行车轴传动装置设计,取得了如下主要结论:

(1)提出了将一截传动杆替换为两级行星齿轮变速箱的变档设计方案。

(2)所设计的变档装置有A、B两档,通过控制2个车闸的开闭来实现变档。

(3)变档装置的A档的传动比由仅由右边轮系决定,大小为 

(4)变档装置的B档的传动比由左边的行星轮系和右边的周转轮系共同决定,大小为

本文的研究有助于在保证可靠性的基础上提高用户的骑行体验,推动共享单车行业的进一步发展。但是本研究在车闸控制方式的具体实现方式、装置体积、制造成本、实际应用时的实用性等方面有所欠缺,是下一步的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1]李宏强.城市化进程中的交通拥堵问题研究[J].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12,23(2):62-65.

[2]杨婷,刘乃郗,刘邦凡.从共享单车看共享经济推进传统经济转型[J].现代经济信息,2017(12):348.

[3]王超,胡玮炜.无链自行车及其传动系统[P].中国专利,201510634720.8.

[4]杨耀山,梁桂明.自行车的创新设计和应用[J].机械工程师,2003(1):56-59.

[5]李宏杰.自行车变速装置(CN2227606)[P].1996.

[6]罗丽.齿轮变速箱(CN 202953761 U)[P].2013.

[7]张勇,许纯新,宋健,等.行星齿轮变速箱换挡过程的建模与仿真[J].吉林大学学报(工),2002,32(1):23-27.

[8]王梅生.行星齿轮减速器[J].Cmet:锻压装备与制造技术,1977(4):28.

[9]蒋仁科.同轴双输出行星齿轮减速器研发设计及分析[D].重庆:重庆大学,2007.

(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上一篇:基于回收塔式的可重复利用运载器体系设计
下一篇:能够区分大小车的测速雷达的实现

1.凡本网注明“来源:高新科技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高新科技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高新科技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高新科技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高新科技网”的稿件,均为中国高新科技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高新科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