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cngxkj@126.com

科技创新 > 创新发展 >
  • 打破创新要素流动壁垒 粤港澳科技合作驶上快车道

      资源聚集、人才涌动、政策利好,广州南沙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科创高地。新华社发  在今年东京奥运会上,中国香港运动员李慧诗在场地自行车女子争先赛中夺得一枚铜牌。这离不开粤港澳大湾区科研协作的力量。香港科技大学机械及航天航空工程学系讲座教授张欣借力位于广州的超级计算机‘天河二号’的算力,帮助改进了运动员的骑行姿态和运动服装

    2021-12-20
  • 86小时5.86万立方米! 广西第一跨海大桥再次刷新海中桥梁混凝土浇筑纪录

      12月16日下午,经过86小时的连续浇筑,广西第一跨海大桥龙门大桥西岸锚碇填芯混凝土浇筑工作顺利完成。本次龙门大桥西锚碇填芯一次性连续浇筑方量达到5 86万立方米,成功打破该桥东锚碇在11月28日创下的4 7万立方米的浇筑纪录,再次刷新世界海中桥梁单次最大连续浇筑方量的纪录!  建设者们在龙门大桥西岸锚碇填芯浇筑完成后合影。受访单位​供图 

    2021-12-20
  • 凝聚力量 促进“十四五”中小企业创新发展

      《规划》是第一次以多部门联发的形式发布,体现了凝聚各方力量共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的体制机制日益健全。近日,工信部会同国家发改委、科技部、财政部等十九部门联合发布《十四五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工信部中小企业局局长梁志峰在发布会上如此表示,《规划》将创新与绿色发展作为十四五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的两个基本原

    2021-12-20
  • 西安航天基地竞速科创赛道:打开“从1到N”的未来

    ​  一大批代表领域内高水平的高科技企业在此布局核心研发与生产力;全球知名太阳能单晶硅棒和硅片制造商正以其强大实力带动产业链释放聚合效应;加速构建1+10+13+N创新体系,重点发展大数据、人工智能、航空与无人机、轨道交通等13条重点产业链;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位居全国218家国家级经开区第八 这是中国航天动力之乡、北斗创新发源地——西

    2021-12-16
  • 第三代半导体开辟碳中和新赛道

      特斯拉在Model3使用了意法半导体生产的碳化硅MOSFET,开启了碳化硅上车之路。碳化硅 MOSFET模组使特斯拉的逆变器效率从Model S的82%提升至Model 3的90%。  比亚迪旗舰车型汉搭载了高性能碳化硅MOSFET电机控制模块,助力其0到100km h加速仅需3 9秒。比亚迪预计2023年将采用碳化硅半导体全面替代IGBT半导体,整车续航性能将在现有基础上再提升10%。

    2021-12-16
  • 建筑信息建模技术为隧道建设装上智慧大脑

      近日,记者从世界第一特长螺旋隧道——新晋高速韩口隧道BIM技术施工应用项目部获悉,该项目创新采用建筑信息建模+(BIM+)技术,通过信息管理系统,集成BIM模型、进度计划、环境监测、安全监测、人员定位等多个子系统,对工程质量、进度、安全、环保进行全方位控制。  我们不再只把BIM+技术当成简单的动画展示工具,而是把它变成了指导工程实施的智慧

    2021-12-16
  • 中日韩创新创业大赛暨中日韩青年创新创业论坛举办

      科技日报讯 (记者刘垠)为落实第八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精神和第四届中日韩科技部长会议精神,日前,由中国科技部和共青团中央共同主办的中日韩青年创新创业论坛在青岛举办。  中国科技部副部长张广军,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青联副主席傅振邦,中日韩合作秘书处秘书长欧渤芊,日本青年会议所会长野并晃,韩国青年会议所会长车奉根等视频出席会议,

    2021-12-15
  • 新型电解液或解决可充型锌电池规模应用难题

      可充型锌电池是一种新型电化学储能器件,比锂电池更加安全可靠,成本也更加低廉。但以水作为锌电池电解液溶剂的局限性,严重制约着锌电池产业化的发展。  记者12月13日从天津大学获悉,该校先进碳与纳米能源实验室联合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先进能源材料团队和中国科学院金属所先进炭材料研究部,成功研发出一种与金属锌兼容的低成本新型不可燃含

    2021-12-15
  • 助力绿色冬奥 工业废气“吸”进来,清洁能源“呼”出去

      北京冬奥会氢能保供工程—中石化北京燕山分公司燃料电池级氢气提纯装置 受访者供图  2022年北京冬奥会,将有2000辆氢燃料电池车服务赛事。你可能想不到,这些车行驶所需要的高纯度氢气,竟来自石化企业的工业废气。而实现在废气中掘金的,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变压吸附气体分离技术。——陈 科  在即将召开的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将有2000辆氢燃

    2021-12-14
  • 我国首台最大功率10万瓦工业光纤激光器启用

      12月10日,由南华大学与锐科激光等单位联合研制、我国首台最大功率10万瓦工业光纤激光器,在湖南衡阳启动满功率出光检验。经现场出光测试,其工作情况稳定,可正式投入使用。该设备可用于核设施管道焊接、放射环境下核设施退役拆除、核污染元器件表面去污、高放废液玻璃固化等高端应用。据悉,这也是全球第二大功率的工业激光器。  光纤激光器具电光

    2021-12-13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高新科技网”的稿件,均为中国高新科技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高新科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