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cngxkj@126.com
“这套设备就是针对此次疫情,我们特地设计改造的智能医疗垃圾传送系统,通过这套系统,医院可以实现医疗垃圾的无接触式传递。”3月9日,青岛西海岸新区青岛三维海容机电有限公司总经理蒋再伟介绍,5天前,已经打包好的一箱箱装有智能医疗垃圾传送系统的大货车,发往湖北十堰,助力“战疫”。
2020-03-09近日,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双一流”建设高校促进学科融合加快人工智能领域研究生培养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着力在人工智能高层次人才培养的理念思路、推动策略和具体举措上进一步创新突破。
2020-03-09人工智能在不断发展的同时,其背后算力的消耗也十分惊人。有统计显示,谷歌公司研发的伯特预训练语言模型,拥有3 4亿个数据参数,而训练它一次所需的电力足够一个美国家庭使用50天。
2020-03-09借助新技术服务疫情防控,帮助实现复工复产的安全、有序很重要。工信部近日部署加大5G、人工智能在复工复产中的应用。佩戴口罩“刷脸”、无接触操作、云服务……一系列创新应用正为复工复产提供有力支撑。
2020-03-06人工智能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社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日前制定了《关于“双一流”建设高校促进学科融合 加快人工智能领域研究生培养的若干意见》,提出积极引导高校通过实施常规增量倾斜和存量调整办法,切实优化招生结构,精准扩大人工智能相关学科高层次人才培养规模。
2020-03-04目前,珠三角企业陆续复工复产,南下人流日渐密集,但各地防疫警惕性一刻不敢放松。走近佛山西站东、西出口,抬头可见一只警惕的“眼睛”——一旦发热者经过,即刻显示人体热图像、最高体表温度等数据,警示值班人员关注复测。
2020-03-04随着各行业的陆续复工,如何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守住防疫底线,成为复工复产企业的头等大事。如今,诸如自动送餐机器人、消毒液喷洒机器人,以及人工智能追溯传染病传播路径等科技防疫手段正在被逐渐应用。上海就有不少中小企业运用视频AI(人工智能)分析技术完善复工后的疫情防控工作。
2020-03-04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经过六年的努力,由中国科大交叉合作团队与中国地震局合作研发的人工智能地震监测系统——“智能地动”监测系统在位于四川、云南两省的中国地震实验场已经成功试运行。
2020-03-04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