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是建行深圳市分行福田支行对公一团队的负责人,最近接到支行办公室的通知,领导已经同意了他的申请,将对公团队更名为科技场景团队。为什么要更名?这个要从田野的工作说起。
2007年入行以来,田野一直在一线工作,主要分管资产业务,经验丰富,对房贷、消费贷、汽车分期、小微企业贷款、大中型企业贷款均有涉猎。他熟悉产品又了解市场,长期的信贷领域营销和客户服务工作中,他发现,资产业务的发展,特别是零售资产业务的拓展,从场景方向发力,有事倍功半的效果。
“举二个场景的例子,买房是场景,就有房贷的需求,我们通过大型地产中介合作获客;买车是场景,就有汽车分期的需求,我们通过4S店合作获客。这些零售资产都是小额、分散的,但是通过场景来获客,可以极大的提高效率,同时也能够保证业务的真实性,能够更好的控制风险。所以,也是基于这个思考,在发展普惠金融业务时,我一直在寻找场景。”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2017年,田野在担任石厦网点行长时,申报了深圳建行第一个场景普惠项目—“车镇”,一个新车B2B的科技服务平台,在分行普惠金融部的支持下,项目在当年12月落地,但是接下来问题来了。
场景的效果很好,2018年头3个月就受理了100笔普惠贷款,但是只发放了51笔,有49笔没有投放,田野发现,原因就在于传统线下办理的流程不能适应场景的需要,效率太低。
这时深圳建行普惠金融部已经在搭建自有的金融科技系统,在听了田野的汇报后,就决定让“车镇”项目第一个上线,上线了之后,客户的体验得到了根本性改善,由原来的等待5到10天缩短到2个小时左右,后面随着每年金融科技系统的不断升级,目前已经达到秒贷水平,“车镇”的累计投放额已达40亿。
在各种场景普惠项目的推动中,他越来越发现科技金融的重要性,虽然自己本科是计算机专业,硕士是数量经济学专业,对计算机技术和数据分析有基础,但是还是在业务中感受到目前的金融科技技术越来越综合和复杂,很是需要提高这一块。
他把这个想法同深圳建行普惠部的魏友斌副总经理讲,魏总是中国银行业的首批金融科技师(CFT),建议他也去参加CFT,会很有帮助。
田野在今年年初成为CFT四期学员,学习收获非常大:首先,CFT的课程安排非常合理,内容先进;其次,在课程里邀请了很多金融科技的专家授课,用很多实际项目举例讲解,跟学员们现场交流;最后,建立了非常紧密的交流机制,姚征主任给所有的金融科技从业者搭建了一个非常好的学习平台,帮助学员持续成长。
CFT学习后,确实极大的开阔了他的思路,对工作有很大的帮助。有很多场景,原来感觉是没有思路的,现在他都有了方向,有了希望。有了金融科技的加持,他成功推动了一系列的场景普惠项目,第一个纺织工业互联网场景、第一个二手车场景等等。今年,团队的场景普惠金融业绩突出,稳定的位于全行前三,更名为科技场景团队后,未来的业务一定会全面起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