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cngxkj@126.com

科技创新 > 科技纵横 >
  • 澳大利亚政府将可再生能源列为减排关键技术

    澳大利亚总理莫里森近日表示,政府正在寻求制定进一步削减澳碳排放量的计划,将考虑100多种新技术,并将可再生能源列为关键减排技术进行重点投资。

    2020-02-02
  • 提高网络“抗洪”能力 云计算支撑千行百业

    农历新年将至,抢票回家自然是件大事。不同于早年数九寒天排队购票,如今人们只需记好铁路系统的放票时间,定上闹钟抢票即可,即便第一时间没买到,还可以等待后续放票、别人退票或候补购票。总之有了便捷流畅的购票系统,春运早已不再像过去那样令人头疼。

    2020-01-16
  • 跟踪“朱诺号”,寻找行星探测新方法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中国科学家通过捕获美国“朱诺号”(Juno)木星探测器发回地球的无线电信号,成功确定了其多普勒频移,并由此确定了其轨道;开展相关试验,是为了测试深空地面控制站能力,以支持中国未来将开展的行星际探测任务。

    2020-01-14
  • 研发理想替代品终结石棉使用

    据日本媒体报道,即将成为2020年东京奥运会水球赛场的东京辰巳国际游泳场,从大顶棚两处支柱的部分耐火涂层中发现了对人身体有健康威胁的石棉。

    2020-01-14
  • 全球高分辨率地表太阳辐射数据集上线

    13日,记者从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获悉,该所国家青藏高原科学数据中心研制的全球高分辨率地表太阳辐射数据集已正式上线,用户可免费下载自1983年7月至2017年6月,高分辨率的地表太阳辐射数据。这是目前我国发布时间序列最长的地表太阳辐射数据,标志着我国在国际太阳辐射反演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相关成果以数据论文形式发表于《地球系统科学数据》杂志上。

    2020-01-14
  • 印拟2021年执行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

    印度空间研究组织主席K·西万近日详述了该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这项任务名为“加甘扬”,预计耗资1000亿卢比(约14亿美元),拟于2021年12月执行。4名候选宇航员将于近期开始在俄罗斯接受为期11个月的体能训练,但首次太空飞行可能仅搭载一人。

    2020-01-14
  • 烟草和番茄面对威胁会“尖叫”

    自达尔文时代起,人们在植物对外界感知应变能力方面的研究可谓车载斗量,也认识到植物虽不能移动,但也绝不是呆头呆脑。然而,此前的研究多停留在感知以及有机化合物、光电信号的传递上,对植物通过声波传递信息的研究还罕有报道,人们普遍认为植物王国几乎是沉默的。

    2020-01-13
  • 天天喊石墨烯电池 其实都叫错了

    与石墨相比,不具有层状结构的石墨烯用作锂电负极的产业化前景不乐观。从目前技术发展阶段来看,石墨烯电池尚未出现。

    2020-01-13
  • 红色星球采样 商业载人首飞

    2019年,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迎来多个高光时刻:“新视野号”探测器拜访“天空”,完成人类探测史上最遥远星际“邂逅”;“帕克”太阳探测器实现迄今人类探测器与太阳“最亲密接触”;等等。

    2020-01-13
  • 塑化剂影响线虫生殖功能的机制揭示

    美国研究人员9日在《公共科学图书馆·遗传学》杂志上发表研究报告称,一种常用的塑化剂——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DEHP)会在线虫生殖过程中引起过多的DNA断裂,并干扰修复系统的运作,从而导致卵子形成和胚胎早期发育的缺陷。这一新机制的发现对于理解DEHP对人类生殖健康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2020-01-13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高新科技网”的稿件,均为中国高新科技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高新科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