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cngxkj@126.com

科技创新 > 科技纵横 >
  • 达摩院2020十大科技趋势

    科技新十年开启,AI、芯片、云计算、区块链、工业互联网、量子计算等领域,将出现多个振奋人心的颠覆性技术创新。

    2020-01-03
  • 分子细胞卓越中心等发现血管平滑肌干细胞参与动脉修复

    2019年12月26日,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 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周斌研究组、高栋研究组以及浙江大学医学院张力研究组合作在国际学术期刊Cell Stem Cell 在线发表题为 Arterial Sca1+ vascular stem cells generate de novo smooth muscle for artery repair and regeneration 的研究成果。

    2020-01-03
  • 二维冰存在及生长机制首获证实

    近百年来,人类发现了冰的18种三维结构,其中最常见的就是六角形的冰相,例如飘落的雪花、解暑的冰块、南极的厚冰层。但自然界是否有稳定存在的二维冰,一直缺乏确切的实验证据。北京大学、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林肯分校以及中国科学院的研究团队,利用高分辨qPlus型原子力显微镜技术,首次在实验上证实了二维冰的存在,并以原子级分辨率拍到了二维冰的形成过程,揭示了其特殊的生长机制。该成果2日发表于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

    2020-01-03
  • 全球首个可移动量子卫星地面站与“墨子号”成功握手

    据科技日报报道,2019年12月30日23时31分至39分,在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的楼顶,可移动量子卫星地面站发出了一道红色的光,寻找到天空中过境的一点绿光,红、绿“握手”,实现星地对接。该“绿光”即2016年升空的“墨子号”量子卫星发出的。如今,“墨子号”过境,与移动量子卫星地面站对接的短短几分钟内,已经完成了海量的信息加密传输。

    2020-01-02
  • 癌症放疗:质子比X光副作用更少但同样有效

    美国研究人员近日在《JAMA肿瘤学》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对于癌症治疗来说,质子治疗和目前的标准光子治疗——X射线放疗相比,疗效相似,但副作用更少。

    2019-12-31
  • 美“火星2020”漫游车首露真容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近日首次揭开了“火星2020”漫游车的“面纱”。该机构表示,这一探测器将于2020年7月启程前往火星,2021年2月登陆火星,不仅要在火星上寻找古代生命的“蛛丝马迹”,还要“作为人类探索火星的先驱”。

    2019-12-31
  • 星震学:研究天上的“地震”, 了解恒星的“内心”

      太阳结构与震动示意图。左侧列出太阳分层结构,右侧指出太阳表面的压力模式和内核的重力模式震动。图片来源:欧洲南方天文台  开普勒卫星通过观测行星在恒星前方穿过的现象寻找系外行星,并同时收获了大量星震学数据。  天文词典  说起星震学或者恒星震动,很多人可能会感觉到陌生。即使在天文学专业中,星震学也并不是一个很流行的方向。我们不

    2019-12-31
  • 新模型或揭示木星“胎记”长寿秘诀

    无论从体积还是质量上看,木星都可谓太阳系行星中的“巨无霸”。尽管不少探测器早已飞掠木星,这颗外表如同油画般的气体星球依然蒙着一层层神秘的面纱。

    2019-12-31
  • 中国智慧筑就大国工程

    作为国家综合国力的标志性符号,2019年一系列惠及当下、着眼未来的重大工程顺利进行。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被英国《卫报》评为“新世界七大奇迹”之首。这座目前全球建设规模最大的新建机场,建设难度世界少有。一个北京新地标,见证着中国科技创新的发展轨迹,向世界展现中国速度、中国高度。

    2019-12-30
  • 科学家有了更高水平的专有“云”

    12月26日,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发布了“中国科技云2 0”,科学家有了更便捷、更安全、更多资源的科技资源与服务云平台。

    2019-12-27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高新科技网”的稿件,均为中国高新科技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高新科技网”